中新网西宁5月26日电 (记者李江宁)截至目前,青海省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占该省总面积的38.42%,全省64.3%的湿地、30.7%的森林、85%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纳入自然保护地管理,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家公园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青海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在全国率先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圆满完成三江源和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成为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通过国家评估验收,青海湖国家公园已正式纳入国家创建规划,昆仑山国家公园前期工作正扎实推进,在打造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上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五年来,全省森林覆盖率由6.3%提高到7.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54.2%提高到57.8%,荒漠化土地年均减少15.3万亩、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1万亩,重点沙区实现“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性转变。”此前,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长高静宇在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三江源湿地面积增加1.1万平方公里,青海湖水体面积实现连续15年增长,全省湿地面积稳居全国首位,湿地保护率达到6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青海每年为下游输出源头活水超过900亿立方米,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保障。
同时,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显著改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藏羚羊由最低时的不足3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普氏原羚从300多只恢复到2700多只,青海湖鸟类种数由189种增加到223种。全省生态环境实现了从恶化到持续向好的历史性、全局性、转折性变化。
青海始终坚持推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成果更多惠及群众,增进群众绿色福利和生态福祉。该省设置生态管护岗位持续稳定群众增加收入,全省设置草原、森林、湿地生态保护公益岗位14.51万个,其中生态扶贫管护公益岗位4.99万个。尤其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园区“一户一岗”,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仅此一项人均年收入增加了2.16万元。牧民放下牧鞭,守护江源,成为稳定就业的生态管护员,有力带动小康水平稳步提升。
同时,青海全面落实森林生态效益、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湿地等生态补助政策,持续稳定增加群众政策性收入,2021年直补农牧民各类生态保护补偿资金11.4亿元。
此外,青海积极推广以工代赈,增加群众劳务收入,2021年该省生态保护修复和林草产业建设工程带动79万名农牧民家门口务工,其中带动脱贫4.7万人、人均增收3110元。
近年来,青海科学合理利用国家公园和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种苗繁育、中藏药材、特色杂果、林下种养和林家乐等特色产业,2021年该省林草产业产值达到394亿元,占全省GDP的10%以上。在生态保护和建设带动下,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全面转向以生态环保为导向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平均增长率达到10.3%。
“我们坚持生态保护与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发挥各族群众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积极作用,以生态保护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和谐。”高静宇表示。
据悉,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园区53个行政村成立村级生态保护专业协会,安排三江源地区农牧民子女在西宁接受中职学历和就业技术教育,增强就业创业能力。祁连山国家公园在全国首创“村两委+”社区共建共享模式,将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民生发展、民族团结融为一体,其中农牧民生态管护员1200名。海北藏族自治州依托祁连山家公园体制试点和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启动国家公园示范州建设,组织各族群众在空闲地、四边地、社区、庭院等共同营造“民族团结林”,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