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德国因大力发展太阳能导致电价跌至负值,意味着消费者使用电力不仅不需要支付费用,反而可以获得报酬。
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日新月异,德国早已成为全球新能源转型的佼佼者之一。广袤的田野、屋脊之上,一块块光伏面板构成了壮观的“太阳能海洋”。它们日复一日地汲取着光明,转化成一股股电流,汇入电网之中。但如今,这些源源不断的电流遭遇了新的困境:“负电价”。
乍一看,负电价似乎是经济逻辑中的一个悖论。“怎么可能付钱让人使用电力?”这是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但这正是太阳能产能过剩时代的独特景观:生产成本低到几乎为零的太阳能大量涌入市场,导致整体价格下跌;而在某些时段和地区,供过于求的局面迫使电厂向消费者支付费用,以便将其产品投入电网。
美国加州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电价下跌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步伐放缓,进而延缓了加州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加州立法者短期内的应对措施是降低对太阳能发电企业的补贴,这令该行业感到不满。
如何调整现行的电力交易机制以及怎样保障传统的火电或核电站运营商的利益等复杂课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乎技术和政策的选择,更关系到社会公平及环境保护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