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智英
当今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物联感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智慧校园的概念已经有了颠覆性的认知。在教育信息1.0时代,课堂教学多以录音机、录像机等作为辅助设备,且普及率低。随着教育信息2.0时代的到来,在教学中采用的多媒体设备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主导,覆盖范围广,网络教学播录系统等融入教育领域中,教育信息共享化优势极大助力教学品质提升。如果说教育信息化1.0为内生变量,2.0时代则转为外生变量,智慧校园切切实实经历了转变。但是,当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促进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越来越成为智慧校园3.0的需求时,智能化、全应用、移动互联、互动式的呼声日益高涨了起来。
吴军是行业内最早响应智慧校园3.0的关键人物。在搭建智慧校园的平台时,吴军意识到了电子化、互联网、多应用、单项控制的2.0数字阶段的弊端,他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创造的网络无缝互联互通技术让校园“智慧起来”,逐渐从从“封闭”走向“开放”,尤其是通过对世外海口学校设计工作,使其成为区域和学校推进智慧校园融合创新样本和引领示范阵地,以典型示范,带动行业发展,使国内教育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得以提高。
吴军创新性地利用了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建设、共享、管理和使用,让智慧资源共生共享,固化并提升了智慧校园资源建设的核心力量,使师生的学习环境得以多维度开放,真切地让记者感受到吴军所使用的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改变了师生和校园资源相互联系的格局,成为实现“智慧校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物联网促使校园生活井井有条
智慧校园所依附的平台,必须与学生群体的习惯和偏好相符。正所谓“人到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就应该是建设智慧校园的统一平台。有数据表明,手机即时通讯的网友使用率高达91%。所以,智慧校园平台可以考虑搭建在即时通讯系统上。
那么物联网是如何在校园为师生带来便利的呢? 吴军的智慧便应用于此。由于传感网络的存在,因此在吴军互通互联的设计中,传感器是物联网核心元件,就像人体神经末梢,它对外界变化的感知最迅速、敏感,是感知外界变化的关键,而且传感器配备是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完整构成的必备条件。有了传感器,就可以凭借“强化共用、整合通用、开放应用、巩固安全、完善管理”为主线,打通信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促进跨部门异构数据融合,实现学校资源集约化、数据资产化、业务协同化。吴军首创设计的传感器的作用是存储拥有二维码及RFID识别工作物品的关键信息,在物品信息发生改变时,通过传感器可及时更新,改变物品信息,即时检测物品实时信息,这不仅在物品信息改变的识别上体现了敏感性,而且传感器能够实现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可靠传输,这在智慧校园中建设与应用物联网产生了具有重大意义。
物理网技术实现教与学资源实时互动
支持信息精准传递,提高学校和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效率。因此,智慧校园的系统平台应该支持多层操作,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管理权限,而且这个平台必须能够提供成熟的应用模块,让校方不需要另外开发就能顺利接入,使学生在移动端实现校内吃住行数字一体化等功能。
吴军洞察到了这一需求,将校园网重点放在传输层建设的基础上。为了加快无线校园网建设的步伐,吴军不仅拓展了基于物理网技术的管理范围,同时还加大了移动服务构建频率、无线传输通道建设和路由器建设,这三者是无线传输通道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传输层中的重要传输媒介。
在建设智慧校园建设中,吴军通过对用户信息的分析处理实现信息判断。在已有技术基础上通过对各种软件的有效利用与融合,建立智慧校园软件平台,通过对软件平台的使用实现校园管理智能化,首先完成了校内管理应用,包含学生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学生管理、图书馆管理、教职工和学生考勤等,建立完善的物联网架构,同时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比如教务管理系统、智能后勤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利用这些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此外,在教学方式方面,吴军首创性地将物联网的引入填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为师生提供智能化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让课堂也不仅仅是局限在室内,教学也变得更轻松。同时,吴军将AI智能分析技术与传统的声音识别等相结合,让师生实时发生的智能化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极大地满足了当前学生个人性化的学习需要。
智能让安防和后勤管理更加贴心
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应用使得现有的人工智能尤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性能实现了很大突破,所以我们现在会更泛化的去看待安防领域的人工智能。它并不仅仅局限在安全管理上,视频监控其实更多是一种视觉传感器的角色,有了AI加持之后,它可以提取更丰富的数据信息,把物理世界进行数字化转化,然后为包括安防和更多其他实体经济的行业领域赋能。
吴军是行业内最早将AI技术结合校园安防应用的。在吴军的设计中,在校园门口、教室门口、宿舍入口处建立一系列人脸门禁及考勤系统。相较传统的刷卡、指纹识别等模式,人脸识别考勤系统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能让家长、老师时刻掌握学生本人在校的考勤情况,有效防止学生逃课、夜不归宿等问题的发生。吴军的这项技术开发在行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成为行业内争相效仿的对象,不仅能够有效的保证校园管理者及家长对学生的有力监督,而且吴军创造性地利用新技术可以大大提升校园内的安全指数。
同时,在建设智慧校园时,吴军也让物联网在后勤保障服务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物联网发展及自身的各种客观原因,很多学校并未有效利用物联网进行管理。因此,吴军在智能校园发展中提出物联网的RFID 技术辅助进行学校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系统可以灵活地变更物联网感测区域内的危险等级,当学生到了顶楼或因短期施工而具有不安全因素的环境时,系统便会自动发出现场语音警示,同时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信息以便其及时处理。在设计过程中,吴军是行业中开拓式的人物。他充分利用了人、信息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系统,是以高科技为基础,实现资源共享,重点以监视器为基础,以2X4的矩阵格式构成电视墙对学校周界区域进行视频监控,达到无盲区域,同时构建6个子系统进行综合布线设计,达到一个高标准的布线系统,充分满足智能学校所有的通信需求,也充分体现现代楼宇的人性化和便捷的特点。
智能设备让校园节能效果明显
与传统照能耗控制方式相比较,吴军布线简洁,控制灵活方便,并根据楼宇、教室、区域等查看能耗用量,方便对比找出消耗主要产生的位置;不仅能展示生成直观走势图,而且支持一键生成能耗报表,方便管理员统计和分析,并快速获取可评阅性报表,让数据可视化为节能提供了依据。同时,吴军根据客户需求,支持智能设备的管理,方便管理员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快速找到出故障设备。他创新性地利用本地控制、自动感应控制、定时控制、远程集中控制等,控制方式更灵活,在实现自动化的同时,大量减少了值班人员的管理费用,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吴军的智慧校园技术也是有温度的,他通过物联网技术感知教室的温度、湿度,并监测整个建筑内不同地点的空气质量和噪音,然后将数据显示在用户的智能终端设备上,控制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些额外因素。比如在夏季,这些设备便可以监测出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适宜的温度,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在行业内,吴军这种节能方式布线简单,用户操作安全,系统可靠性更高,维护方便,操作简单等诸多优势,在行业内也成为了力捧的亮点。
吴军在行业中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切实的便利,不仅带来高效管理,更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也给师生带去更多高效便捷的学习、生活的体验和收获,在行业内满足了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校园的3.0智慧时代的诉求。未来5G、AI等前沿技术在校园安全、远程教研、德育开展等教育行业各细分场景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而吴军也正以全新的5G+AI技术,向着教育信息化4.0时代不断迈进,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