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库、中间件和操作系统已经并列成为了全球三大基础软件技术。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对于数据库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尤其是银行,通讯,互联网等行业。由于国内在数据库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数据库的市场份额长期被Oracle,微软等美国公司所控制,结合近两年的国际形势来看,卡脖子的风险越来越高。而中国的企业和IT技术专家们早就意识到了这点,在大力发展国产数据库的同时也在逐步实现去IOE。
如今国产数据库已逐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而作为致力于推广国产数据库的墨天轮平台,此次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人大金仓的总裁杜胜先生来和网友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国产数据库的发展。我们也征集了一些与国产数据库相关的社会讨论度较高,网友较为关心的问题,希望从贵司的角度给大众一些不一样的更深层次的解读。
人大金仓总裁杜胜
杜胜,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拥有近20年IT行业产品设计、研发及上市管理经验。曾主导慧点科技GRC.platform、indi.Mobile、GRC.mobile、indi.platform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及上市,历任企业管控事业部总经理、通用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公司副总裁。
— 公司介绍 —
人大金仓成立于1999年,脱胎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是国内第一家国产数据库企业,同时也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的成员企业,从成立至今始终专注于大型通用关系数据库领域,对标的国外产品是美国的Oracle。
主要客户包括中央政府、省、地市级政府、各军兵种、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等。耳熟能详的国家电网、中国移动、税务总局、财政部、水利部等都是人大金仓的重要客户。
2020年,KingbaseES产品总体装机量到已经超过60万套,预计到2022年将超过100万套。
在2020年的经营中,人大金仓数据库产品的年度中标金额首次突破5个亿,当年签约超过3.5亿元,在党政关键工程中市占率达到53%,成为这一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贵司的数据库产品未来有什么可行的规划,或者重点突破的方向?
杜胜:总体上来看,国产数据库产品与Oracle等国外老牌产品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金仓的战略选择是采用低成本的路线(即应用程序不做大的调整情况下直接替换Oracle数据库)实现替O,因此,缩小与Oracle产品的差距是目前我们最重要的目标。
我本人不是太认可通过完全重写应用,来摆脱Oracle的做法。因为这样的成本太高,也并没有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除非是一些特定的领域,传统的Oracle也无法满足了,那么可以通过开发新的分布式应用来解决问题,但这样的场景目前来看并不多。
金仓目前需要提升的是复杂和重载应用环境下数据库产品的稳定性、可用性、性能,同时完善周边生态工具、提升易用性、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最终在关键核心应用领域帮助用户建立对国产数据库的信任和信心。
转化成技术目标包括数据库存储引擎能力的提升、RAC在国产化环境下的支持、开发及运维工具的能力提升、云环境下国产数据库的集中纳管等。最终目标是在5到10年内达到Oracle同等水平。
— 答记者问 —
针对数据库行业,您认同得DBA者得天下吗?为什么
杜胜:DBA对于数据库行业来说非常重要,但只是DBA可能还不足够,在数据库生态中,应用开发工程师所发挥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传统应用开发模式中,数据库提供的很多能力是面向应用开发方向的,例如存储过程、触发器、函数、包,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应用开发人员降低开发难度和成本,同时提高稳定性和性能的。
在选型阶段,如果应用开发人员支持和认可某个数据库,并使用该数据库的能力来承载应用逻辑的实现,那么将对该数据库的发展和普及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让客户愿意选用该款数据库。
而到了实际的运行阶段,DBA的作用相对就更大一些了,如果DBA能够认可和支持该数据库的能力,那么后续的采购将会延续。
所以我个人认为“得应用开发者和DBA得天下”。
在学习贵司的数据库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学习建议?
杜胜:首先我们的产品并不是和国外产品有巨大的差异,数据库实现的原理是一致的,只是在操作上、习惯上有一些差异,所以有一定基础的数据库从业者很容易掌握,就像会开燃油汽车的司机开电动汽车一样,会有短暂的不习惯,但基础的驾驶方法是一致的。
其次,面向不同层次的使用者,我们提供了包括KCA、KCP、KCM的全套课程体系,KCA的在线课件在金仓的网上社区中可以下载,KCP和KCM可以免费报名参加培训,有专业的讲师进行授课,授课完毕后通过考试可以获得认证证书。
最后,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在我们的网上社区中可以提问和在知识库中查找解决方案,或者加入在线的QQ群,随时提出问题,我们有值班人员随时进行答疑。
目前国内外对于数据库开源都有不同的意见。一些国产数据库也逐步进行了开源,那开源到底好不好?以及开源是否能带来直观的收益。
杜胜:首先我想表达开源或者闭源本身无所谓好坏,更多是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无论是什么产品,都可以选择开源或闭源的策略。
苹果iOS选择了闭源路线发展的不错,谷歌、Android选择了开源路线发展的也不错,微软的Windows phone选择了闭源失败了,但Windows、Office却非常成功,是否开源并不一定和最终成败相关。
决定成败的关键,依然是产品自身的竞争力,如果做不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再怎么开源都无济于事。如果做到了,通过开源能够吸引更多的同盟力量,加速生态的发展,缩短成长的周期,所以开源最多是催化剂。
关于收益,开源和收益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不开源也可以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开源的情况下也可以收取费用。免费+开源的策略能够加速市场的开拓,让产品获得更多实战验证的机会,进而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带来融资的机会。
数据库同样如此,最终能走多远,还要看产品自身的实力。
您认为数据库国产化目前的难点是什么,或者说国产数据库发展的主要瓶颈有哪些?
杜胜:我们现在非常清楚我们和国外顶级产品的差距在哪儿,无论是产品能力、研发管理、市场品牌、伙伴生态、还是内部管理,目标很清晰,剩下的就是具体的执行落地。
在执行落地层面,目前最大的瓶颈在于我们缺少足够优秀的数据库内核研发人才,知道产品内核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但缺乏足够多的、高水平的资深工程师来完成,目前的情况要么就是拉长时间逐步解决,要么解决高水平工程师的供给问题。
目前我们在和高校合作共同编写内核开发的相关教材,希望扩大内核研发人员的基数提高供给。同时金仓作为信创工委会数据库工作组组长单位发起了“核”计划,面向现有的整个国产数据库产业从业人员免费培训数据库内核研发理论和实战技能,加快行业现有人员的成长速度。
对于软件这类轻资产领域,未来的竞争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
聊聊您对国产数据库未来的展望和寄语
杜胜:我们从1999年开始做国产数据库,至今已经做了22年,我们的初心是让中国的数据库产品达到世界卓越的水平。
我们尝试过各种路径、各种方法,也吃过各种苦头,我们曾经有过迷茫和彷徨,也曾怀疑这条道路是否正确。
今天,我们非常坚定我们要走的道路,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我们和国际顶级企业在管理、产品及服务上的差距,我们也知道如何去缩短这样的差距。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一些时间,让我们的企业和产品变得更为强大,让我们的人才积累更有厚度,让我们的管理体系达到更高的水准。
未来十年,我们一定会站在国际舞台参与全球竞争,中国的国产数据库产业必将成为中国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