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22日,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主要电商平台宣布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平台不再强制介入。这一政策调整标志着自2021年拼多多首次推出“仅退款”以来,历时四年的售后规则正式落幕。
一、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取消平台强制介入:消费者在收到货后申请退款时,平台将不再自动触发“仅退款”流程,而是仅保留“退款退货”入口。是否同意“仅退款”由商家根据实际情况与消费者协商决定。
商家自主权提升:商家可依据商品质量、物流信息等具体问题灵活处理退款请求,平台仅提供纠纷调解工具,不强制干预结果。
信用体系辅助判定:部分平台(如阿里巴巴旗下1688)引入买家信用评级机制,对信用良好的消费者因商品质量问题提出的退款申请,由平台直接补贴,无需商家承担费用。
二、调整背景与动因
治理行业乱象:此前“仅退款”规则被部分消费者滥用,导致商家面临“货款两空”风险,例如恶意拒收商品却申请全额退款、虚假索赔等问题。国家监管部门在2025年两会期间明确要求治理此类乱象。
优化竞争生态:平台希望通过取消无序的“仅退款”,减少商家因售后压力被迫参与低价竞争的情况,推动行业回归质量和服务驱动的良性发展。
平台规则松绑:淘宝、京东等平台自2024年起已逐步优化售后规则,例如减少对高评分商家的干预、延长商家处理退款时限等,为全面取消“仅退款”铺垫。
三、影响与争议
商家层面:降低经营风险,尤其是中小商家可减少因恶意退款造成的损失。但部分商家担忧自主处理退款可能增加客诉沟通成本。
消费者层面:需更谨慎选择商品,退款成功率可能受商家主观判断影响。不过,信用体系引入为优质消费者提供了保障。
行业层面:政策调整被视为电商平台“反内卷”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平衡消费者权益与商家利益,促进长期健康发展。
四、补充说明
阿里巴巴旗下1688平台已于2025年3月率先取消“仅退款”,并采用“平台补贴+商家自主”模式,为其他平台提供了参考样本。目前,各平台正与监管部门细化执行方案,预计后续将公布具体操作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