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无死角掌脉络识别,「云麒科技」专注“微特征识别”AI技术| 早期项目

业界
TIME
2024-02-05 10:10
36氪
分享

  文 | 张卓倩

  编辑 | 张子怡

  如果说密码和 PIN 等传统安全措施可能会被遗忘、猜测或被盗取,生物识别技术则弥补了这些缺陷,相对更安全便捷。目前包括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的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个人身份鉴定、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它们可用于锁定和解锁设备、保护金融交易以及限制对特殊区域的访问。

  不过,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仍会有各类的问题,如常见的指纹破坏无法识别,人脸妆容修饰识别速度慢等等。因此,相关企业不断挖掘着新的人类生理特征,作为身份认证的手段。近两年,静脉识别成为一种新的“玩法”。36氪近期接触的「云麒科技」,正是专注这一方向的公司。

  「云麒科技」成立于2023年2月,立足于“微特征识别”AI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自主研发了“Techvein”手掌脉络微特征识别技术,是一家提供安全身份识别解决方案的软硬件设备提供商。「云麒科技」包含三个系列产品,分别是Y系列大型智能掌静脉一体机,Q系列便携式、桌面式智能掌静识别终端以及S系列云麒智能家用智能门锁,同时搭建了AI数字掌脉身份认证基础图库。

  掌静脉识别机

  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识别方式,但这两种都属于人体外部信息。以人脸识别为例,需要多次活体检测,被识别人需要做出眨眼睛、张嘴、摇头等动作,同时还受限于环境光的影响。而掌静脉是藏于人体内部的生物信息,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

  掌静脉识别是通过近红外线照射手掌,并由传感器感应手掌反射的光。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对波长850nm附近的近红外线会有吸收,在影像上就会产生静脉网状图案,这一显示特征具备唯一特性。静脉识别是非接触式的,只需将手掌悬空、手指自然张开,轻扫过设备识别区,即可瞬时完成身份识别,无需接触,无需停留。 而且手掌内部的静脉微特征信息,更具有隐秘性,任何人不可见,不能复制、伪造和盗用。

  随着人工智能市场的加速发展,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将逐步扩大。根据Frost &Sullivan报告,预计2024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0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 22.6%。

  「云麒科技」的掌静脉识别技术,包括techvein深度学习的掌静脉识别的方法、基于AI的掌静脉智能识别系统技术和MIFS掌静脉特征提取识别大数据技术,基于这三大核心技术其自研了一套人工智能算法,拥有万亿张图像智能分析的算力积累,将大量的“手掌脉络”微特征变成了“超级原生码”。这一技术可应用于数字安防、数字政务、数字园区、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

  “和其他厂商不同的是,我们在感应距离和刷掌姿势上都具有显著优势”,「云麒科技」创始人姬绮伟说,“目前市面上,掌静脉识别设备感应距离最短的是3~7厘米,但是我们可以做到7~20厘米。在刷掌姿势上,有些厂家只能面对面的上下远近识别,但是我们可以做到360°无死角,什么手型都可以,也不限制姿势,这也意味着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场景。”

  掌静脉识别机应用场景

  目前,「云麒科技」的设备已经应用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多个场景,下一步即将进入政府服务大厅。今年,公司将启动融资,完成产品的升级迭代,同时重点开拓C端支付市场以及G端智慧城运交通行业做出深度重点布局。

  团队方面,「云麒科技」现有20余人,在广州黄埔区设立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人员占比70%以上。核心技术成员来自华为、百度、富士通等知名公司,拥有处理海量图像、智能分析、AI算法的丰富经验。创始人姬绮伟曾任职于国家电网,在大数据运维分析、信息化数据集成方向有多年经验。联合创始人佘永刚,曾就职于华为技术部,从事计算机、软件工程10余年。技术负责人董超,曾任职百度大数据分析后台运维部,有多年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管理经验。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热点

  半导体市场复苏的动力来自多方面。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火热,二是存储芯片去库存成效明显,三是消费电子产品特别是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开始回暖。  韩国...
业界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3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亦庄)举办。大会发布“北京火箭大街共性科研生产基地项目”(简称“北京火箭...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