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25年3月发布的新版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9项修改单,涵盖食品标签、特殊膳食、生产规范等全链条管理,核心变化如下:
一、食品标签与信息管理
数字标签推广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新增数字标签要求,通过二维码实现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提升消费者阅读体验。
禁用误导性用语
禁止标签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表述,避免误导消费者。
致敏物质强制标示
明确要求对含麸质谷物、甲壳类、乳制品等八大类致敏原进行加粗、下划线或单独提示语标注。
保质期标示优化
预包装食品需直接标示到期日,保质期超6个月的产品可仅标示保质期和到期日,无需标注生产日期。
二、特殊膳食与婴幼儿食品标准
婴幼儿辅助食品调整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扩大产品品类,调整营养成分指标并限制添加糖供能比。
特医婴儿配方食品升级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新增脂肪代谢异常配方等六大类别,强化特殊医学状况婴儿营养支持。
三、产品与生产规范
乳制品标准更新
《灭菌乳》修改单明确禁用复原乳生产灭菌乳,提升乳制品原料质量。
消毒剂规范新增要求
《消毒剂》标准补充使用原则和方法,确保消毒安全性与效果。
四、检验方法与技术支撑
检验方法体系完善
发布《食品中锑的测定》等29项检验方法标准,覆盖理化和微生物检测领域,强化食品安全技术保障。
五、其他重点标准
食品添加剂与营养强化剂:新增叶黄素、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等8项质量规格标准。
污染物限量调整:《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9项修改单更新限量要求。
此次标准更新后,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总数达1660项,覆盖食品生产全链条,强化了对特殊人群及消费者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