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开展“社区微业”行动 把就业服务送到职工身边

企业
TIME
2025-10-26 16:28
工人日报客户端
分享

10月23日上午,秋阳高照。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傅村街道傅村社区的铭辉电子公司“微工厂”里,一派繁忙景象,40余名职工正在组装电子元件。“每天送完孩子,我就直接来上班了,一个月2000多块钱,干完直接就能回家,干活、照顾家庭两不误。”傅村社区居民朱贺说。

据介绍,近年来,济宁市持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社区微业”行动,通过摸排社区“微需求”、开发“微就业”岗位、组织“微招聘”活动,把就业服务送到职工群众身边,全力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实践中,济宁市统筹指导各县(市、区)在乡镇(街道)设立“就业服务驿站”,同时在有条件的村(社区)设立村级就业服务驿站,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立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采集整理所辖区域内人员就业创业需求,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向社区一线纵深推进,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使就业增收、劳动致富的理念深入人心。

面对差异化就业需求,济宁市利用社区闲置房产等公共资源构建社区“微工坊”,紧贴市场需求提供来料加工、手工工艺制作等零工项目,让不能全职工作的大龄人员、“宝妈”等职工群体不出社区即可实现就业增收;满足职工群众对于零散工作内容、弹性工作时间等多元就业需求,为非全日制用工、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搭建起供需对接平台。

常态化摸排、收集不同群体就业创业和培训需求,建立社区培训清单,多样化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技能培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优势,发挥本土特色品牌优势,开展孔府糕点制作、“微湖渔家烹饪”“万州烤鱼”等特色技能培训;结合新业态发展趋势,开展直播带货、电子商务培训,提升社区职工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国垒 通讯员 李岩 葛红普)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