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241省道旁,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赵庄共富工场内一派繁忙景象:百余台高精度电脑绣花机马力全开,飞针走线;工人们穿梭于生产线间,熟练地摆放布料、整理饰物;激光切割机精准作业,火花微闪……
近年来,枣庄台儿庄区泥沟镇总工会依托来料加工产业深厚基础,探索“工会搭台、工场赋能、多元共富”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以赵庄共富工场为载体,搭建工友创业平台,让更多村民群众在“家门口”端稳“致富碗”。
面对来料加工产业布局分散、资源碎片化、产品附加值低等痛点,泥沟镇总工会组建来料加工行业工会,吸纳121家镇域企业,占全区行业总数41%,覆盖从业人员3000余人。
“我们充分发挥行业工会一端联群众、一端联企业的联农带农作用,打造‘工会统筹、企业派单、工厂接单、居家生产’的全链条服务模式。”泥沟镇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会与凯旋刺绣等企业签订年度代工协议,工场拆分订单至各个村级站点,让500余名留守妇女实现居家就业,切实兜牢“工会托底、产业进村、农民共富”的民生底线。
针对刺绣、数码印花等特色工种,共富工场设立了“工匠学堂”,推行“日间生产+午间授课”模式,定制机械维修、图案设计等课程,已先后培训160余人次,提升骨干技工的技能水平,为产品的质量和创新提供保障。
此外,泥沟镇总工会依托“榴枣归乡”计划,深入挖掘本地在外人才资源,建立详细的人才信息库,涵盖在外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等,积极搭建沟通桥梁,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返乡人才座谈会”“家乡发展推介会”等活动,招引12名人才返乡创业,激活产业发展新活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国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