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不坏的“火焰掌”、快速结冰的水、“看得见”的空气⋯⋯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科普活动在余姚市实验学校举行。余姚市科普讲师团的老师带着一个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与学生们积极互动,点燃他们心中的科学梦想。
活动伊始,神奇的“火焰掌”吸引了众多同学的目光。只见市科普讲师团的老师将易燃气体丁烷注入加了洗洁精的水中,水面上马上形成了很多充满丁烷气体的泡泡。当老师小心翼翼地捧起这些泡泡,并用点火器点燃时,火焰瞬间在她的手掌上跳跃起来。然而,由于手处于浸湿的状态,水能吸收一部分热量,所以并不会被烫到。这一神奇的实验现象让同学们直呼“有趣”,纷纷感科学的奇妙。
随后进行的一系列“干冰实验”更让同学们大开眼界。这场有趣的科普活动,正是市科协深入推进科普报告“五进”活动(即科普报告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的具体呈现。
为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去年以来,市科协广泛组织动员相关协会、市科普讲师团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在农村文化礼堂、城镇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单位举办高质量的科普活动。针对学校,除了趣味实验课,市科协还重点引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为余姚市中小学生作科普报告30场次。针对老年群体,市科协结合老年人智能手机数字化应用场景综合科普,大力推广科普中国App,开展健康科普宣传18场次。此外,市科协还开展新质生产力、防灾减灾、气象、安全生产等专题科普宣传8场次。
下一步,市科协将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展示、生态环境保护、健康养生热点等群众关切内容,常态化持续深入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助力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 蒋岚 来源: 余姚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