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丨农忙尽显“科技范儿” 智能设备助力春耕备耕

产经
TIME
2025-03-19 11:05
央视新闻客户端
分享

  农忙正当时,各地抢抓农时,推广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助力春季农业生产。

  东北春耕备耕全面展开。今年,辽宁力保实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330万亩。在彰武,“麦豆两茬、粮油轮作”的头茬小麦陆续开播。农户们正对播完的小麦喷施液体地膜提温保墒。液体地膜可以阻止土壤水分蒸发,达到保水、增温的效果,自动降解后还能为作物提供养分。在黑龙江兴凯湖农场的育秧棚里,一台台电动推土、覆土机在棚内穿梭,仅需一键启动、遥控操作便可完成自动化覆土作业。

  南方早稻插秧有序推进。 在广西北流,现代化的插秧机来回忙碌,今年,北流持续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推广高产杂交稻品种,将农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提高粮食产量。广东1300多万亩早稻插秧已近两成。今年,广东投入50多万台套绿色、高效、智能农机装备助力春耕。在揭阳,当地利用多光谱航测无人机智能设备,对水稻生长进行实时科学监测。

  种粮大户 梁名创:利用这项技术能够迅速分析农田作物生长状况,还能生成植被肥料技术图,配合水稻三控技术一起使用,能够做到减少肥料使用,节本增效。

  冬小麦春管进入关键期,河北330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返青期。在沧州东光县,自走式喷灌机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求,精准控制喷水量和灌溉范围,实现节水、节能。在甘肃陇西,小麦灌区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管理平台,让管理更精细。(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热点

  我国首个数据标注产业专项规划《合肥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7年)》已于2025年3月在合肥正式发布。该规划旨在打造国际领先的数据标注创新基地,为城市数字化...
互联网
  记者3月18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完成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