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取代你我吗(热评)

产经
TIME
2025-03-07 09:05
人民日报
分享

  人工智能会取代你我吗?这一话题引发热议,有代表委员认为人工智能正赋能千行百业并逐渐取代人工,还有代表委员认为要加强学习,无须过于担忧来自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竞争。

  回答这个问题,对人工智能大模型来说,似乎就太简单了。人工智能不会直接判断,而是条分缕析,最后得出“协作共生而非简单替代”的结论,甚至还能展现整个思考过程。

  看似确凿的结论,背后却有“悖论”: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不会取代你我”的结论论证得越好、越严密,越可能引发人们对于被抢走饭碗的压力和焦虑。

  面对“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人工智能,人类的不可替代性究竟在哪里?其实,答案已在前文中出现:焦虑或欣喜这样的人类情感,恰是人工智能难以复制的。

  正因如此,人们主动拥抱技术革新,在学习掌握新工具中不断完善提升自己,在探索如何确保人工智能更好用、更可靠的过程中,持续补齐制度短板。种种情感,构成了每个个体向前奔跑的原动力。无数量变的累积,最终铸就人类社会向前突破的质变时刻。

  这种能动性,是人工智能尚不具备的。就像人工智能大模型所给的答案,无论多么饱含“情感”或者“创造力”,都是基于算法和数据生成的,本质上仍是机器对人类创造的模仿。

  代表委员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意见建议,是否同样引发了你的思考?当前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探索虽然还有限,但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成为某个创新创造、巨大转变的起点。(人民日报 邹  翔)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热点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日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  据澎湃新闻报道,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从规模上来看,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 48.3 万亿元,...
消费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发行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高盛发研报指,上述特别国债金额高于先前估计的2400亿元资本缺口,但低...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