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定西市打好“组合拳”全力促进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定西日报讯(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宋昱)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紧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着力保障群众稳定增收,已有65.62万人通过劳务输转、城镇新增就业、就业招聘、公岗安置等多种形式就业创业。
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完善政策强保障。“专干+三员”模式提升城镇就业质量。全面推行“就业专干+网格员+信息员+联络员”就业服务模式,将全市89个社区划分为783个网格,确定就业专干112名、网格员975名,定期定点开展就业信息排摸和政策宣传,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今年以来,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111人,帮助2577名失业人员和888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双列续发”持续加大组织输转力度。持续巩固提升新疆、内蒙古、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福建、山东等10个“万人劳务基地”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十万人劳务基地”,年初分别向青岛、福州、兰州发送高铁专列和免费大巴,连续四年实现返岗务工高铁专列“双列续发”。截至目前,全市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61.29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8.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5.45亿元。“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就业招聘活动。紧贴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人员就业特点,建立岗位和求职信息“双归集”机制,开展定西人社直播带岗六进系列活动,集中为各类求职者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多渠道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2024年定西市‘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暨‘陇原创业贷’融资业务活动会”等各类招聘活动64场次,1588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需求5.1万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5343人。
丰富就业帮扶载体,优化服务提质量。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以促进就业困难群体、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多渠道灵活就业为目标,各县区通过新建和因地制宜改造等方式建成零工市场(驿站)10家,其中公共机构加挂零工服务专区2家、委托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运营3家、与工会妇联爱心驿站共建2家、零工驿站3家,共配备工作人员28名,累计服务就业困难群体7001人次、用工单位398家。分类开展就业援助。持续深化“311”(每年为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开展三次岗位信息推送、一次职业培训推荐和一次职业指导)就业服务。今年以来,全市上门走访慰问就业困难人员1000多人次,开展职业介绍410次、发放宣传资料6.2万份。提升技能培训实效。全面推广以“整合资源、政府下单、学员点菜、部门主厨”为主要内容的“四方联合”菜单化培训模式,大力开展面向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进一步拓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空间。截至目前,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8034人次,其中康养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2350人次。
注重政策资金落实,援企稳岗聚红利。强化创业带动扶持。积极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全力支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刑满释放人员、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今年以来,全市共为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223万元,其中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455人7313万元,发放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6户910万元,支持1088人实现创业。支持主体稳岗扩岗。以就业困难群体稳定就业为着力点,通过“直兑直达”“免申即享”等方式,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工伤和失业保险费率等政策,为2606家企业降低失业保险费407.29万元,为2446家企业降低工伤保险费237.1万元。兑现发放就业补贴。认真落实就业困难群体创业担保贷款和职业培训、贷款贴息、岗位补贴等就业创业各项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全市已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136.74万元、就业见习补贴70.76万元、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127.3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3万元、社会保险补贴825.55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3204.19万元。
紧盯劳动者权益保障,架起维权连心桥。抓实根治欠薪。全面推行根治欠薪“三访三超前”(集中办理专项“接访”,超前化解欠薪问题;预约受理线上“约访”,超前掌握欠薪线索;七方会商快速“结访”,超前防范欠薪舆情)工作机制,建立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今年以来,累计检查用人单位221户(次),涉及农民工1.3万人,立案办结欠薪案件14件、协调办结62件,为2253名农民工追讨工资3804万元。加强用工监管。指导平台企业、平台合作企业与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规范签订劳动合同或书面协议,依法合规用工。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平台企业灵活用工,对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进行劳动管理的,要求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书面协议,合理确定双方权利义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互联网平台企业93家,有从业人员2436人,累计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2561份。强化权益保障。督促引导平台建立与工作任务、劳动强度相匹配的收入分配机制,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准时率、在线率等考核要素,引导企业建立劳动报酬合理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薪酬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各项政策规定,优先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全市基层快递网点1586名从业人员全部参加工伤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