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龙到鸟类的进化之路上,偷蛋龙科恐龙占据了关键的位置。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中英等多国学者描述了在中国江西发现的偷蛋龙科新种。化石是在一处工地爆破过程中发现的,整副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
德媒称,新发现的化石很小,连尾巴也算上,长仅70厘米,有羽毛、头冠。该恐龙化石是由一农人及建筑工人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现的。
“泥潭通天龙”生活在白玺纪晚期的江西赣州地区,属于窃蛋龙次亚目(Oviraptorosauria),长相酷似鸟类,多分布在北美和亚洲。这类羽毛动物的体态大小介于火鸡和大象之间,牙齿很少,或完全没有牙齿,可能只靠吃蛋类、昆虫、植物和坚果为生。
这种恐龙的最小型代表被研究人员们发现时的姿势十分独特:四肢平伸、肚子贴地、脑袋朝上,由此得名“通天”。
窃蛋龙是一群生活在亚洲和北美白垩纪时期的长羽毛恐龙。目前,科研人员在赣州地区共发现5种窃蛋龙,此次发现证明赣州地区的窃蛋龙类化石资源丰富且具有高度多样性,使反映了曾为地球居民的这末代恐龙的图表更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