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的这片荔枝园洋溢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90后”新农人阮伟杨正在操控大疆农业无人机对荔枝林进行管护。从2018年第一次接触农业无人机,他便弃用了手里的传统打药机。
广州增城,被誉为“荔枝之乡”,每年端午前后,大批荔枝从这里走向全国。然而过去,阮伟杨需要请两位果农,花上两天的时间才能完成30亩果园的喷洒作业。如今,无人机成为了他重塑农业生产的新利器。
2023年,阮伟杨在镇上成立了荔枝之乡农机科技专业合作社,带着一支“90后”飞手队伍,飞防管护当地农田面积超过5万亩,成为农户们口中有名的“田保姆”。
结合农户的实际需求,大疆开设了慧飞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中心,仅农业应用领域,在全国就累计培训了30万名植保无人机飞手服务于农业飞防领域,为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翅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阮伟杨第一次接触无人机至今,大疆每年都会进行农业无人机技术迭代,这背后是许多技术工程师们的汗水和努力。
李兴龙,是大疆农业高级技术工程师,和普通的“程序员”在电脑前编译指令不同,他的工作需要穿梭在田间地头与农户们互动交流。
如今,大疆农业无人机在多场景、全自动、高精准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助力农业从劳动密集产业向“数字农业”迈进。2023年,大疆农业无人机单年国内作业量就突破18亿亩次,覆盖了中国30%的耕地面积。
除了农业,无人机还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安防巡检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在深圳,美团获批“空投”外卖业务,美食最快10分钟即可到达客户手中;南山区打通无人机“空中送血”生命航线,9分钟完成血液运送任务……在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正成为千行百业不可或缺的新质生产力工具。
大疆总部所在地深圳,是我国无人机产业链最集中的城市。截至2023年底,深圳有无人机企业1700多家,覆盖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商业应用等多个环节,年产值达960亿元,占全国七成,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无人机之都”。
除了无人机,直升机、热气球等新型飞行器都属于低空经济范畴。今年2月底,全球首条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跨海跨城空中航线在深圳启航并首飞成功。在获取适航证后,预计将于2026年开启载人飞行,届时深圳至珠海只需20分钟。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布局迈入快车道,亟待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作为先行示范区,深圳率先制定了全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条例》共9章61条,在健全低空融合管理机制、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产业应用领域等方面作出制度创新, 为深圳打造“天空之城”铺就法治跑道,让低空经济飞得起、飞得稳、飞得好。
发展低空经济,既是践行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引擎。凭借良好的技术支撑、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广东正积极将天空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抢占低空经济的万亿新赛道。
2023年6月,由中科宇航参与研制的“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以“一箭26星”的方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也让“广东造”火箭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
2024年1月23日,“力箭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又以“一箭5星”的方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广东造”火箭再叩苍穹。
截至目前,“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已实现“三战三捷”,共将3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100%。
“力箭一号”遥三运载火箭的5颗卫星将主要用于科学研究、空间探测、环保普查等领域。
李霖渝是位“00后”航天新人,他参与了“力箭一号”遥三运载火箭总装工作的全过程。
中科宇航成立于2018年,是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火箭企业。2022年6月,中科宇航总部迁入广州南沙;2023年1月,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落成投产,主要开展系列化固体、液体火箭的研制、生产、试验、总装及测试,瞄准低成本、航班化,推动了我国商业运载火箭发射进入新时代。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火箭这样的大国重器多是由“国家队”来完成生产和发射的。但其实,随着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空间的逐步打开,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成为了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主力军”。
密集的发射次数、更低的发射成本、更多的卫星数量,商业发射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效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而言尤为重要。
商业航天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将带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高精尖产业的蓬勃发展,服务交通运输、环境检测、农林牧渔等诸多领域。
中科宇航以商业航天“链主”身份落户南沙,不仅填补了广东在航天制造业上的空白,还将带动千亿级规模的上下游关联产业聚集于此。如今,广东正加速布局集运载发射、卫星研制和航天应用于一体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随着越来越多广东“智造”的飞行器飞向低空、冲出太空,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科技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融合发展正让广东释放出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编导:魏薇
审核:曾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