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玩家》报告:82%的家长允许小孩冒用自己身份玩游戏!

国内
TIME
2022-11-01 11:34
科技世界网
分享

  近日,深耕中国游戏市场的权威数据机构尼科咨询发布《中国年轻玩家》报告(下称《报告》),指出由于2021年防沉迷新规的影响,中国未成年人玩家(6~17岁)的人数,减少了3900万。

  去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被外界称为 “最严防沉迷新规”。

  该份《报告》指出,新规施行后77%的未成年人玩家每周游戏时间出现减少,目前所有未成年游戏玩家中,有71%每周游戏时间少于3小时,也就是控制在规定的要求之内。

  近年来,游戏行业积极探索、主动实施多元化的未保工作形式。以腾讯游戏为例,推出一系列未成年保护措施包括:采用人脸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防止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身份或租借他人账号;建立家长监护平台、开通未保服务专线、推出未成年人充值退款自助系统,为家长教育未成年人提供更多便利和帮助;开展研究与培训,协助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与技能等。

  整体上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成效凸显,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月活跃用户数、消费流水等数据,同比都有极大幅度减少。

  但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指出71%未成年人玩家每周游戏时间少于3小时,另外仍有29%的未成年人玩家每周时间则超过3小时,原因是有82%的家长允许小孩冒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玩游戏。

  要做好未成年人保护,需要全社会的携手共治,其中家庭是防止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的第一道防线,家长需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提升网络素养的同时,也引导子女健康上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热点

  据微信收款助手,根据管理规范,2022年11月1日起,个人收款码不再提供“信用卡收款”服务。如需继续使用,可申请“个人经营收款码”。  申请“个人经营收款码”可在“微...
互联网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11月1日起施行,明确不得诱导、强迫劳动者登记注册为个体工商户;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不得以各种形式拖欠个体工商户账款。  11月1日起,电...
消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