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构建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业界
TIME
2025-04-17 11:36
科技日报
分享

  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我国已成功构建由三颗卫星组成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将聚焦地月空间远距离逆行轨道(DRO)开展深入科学研究。

  地月空间是从近地轨道、近月轨道向外拓展的新空域,距离地球最远可达200万千米;相对近地轨道空间而言,其三维空间范围扩大上千倍。

  远距离逆行轨道是与月球公转方向相逆的绕月轨道,其中典型的一类距离月球约7万至10万千米,是连接地球、月球和深空的“交通枢纽”,被称为地月空间的“天然良港”。探秘这个“天然良港”,将为地月空间开发利用、空间科学前沿探索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2月,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提出自主创新、新颖独特、简洁可行的地月空间大尺度三星星座规划。

  2024年2月3日,该先导专项首颗试验卫星DRO-L成功进入太阳同步轨道,并正常开展相关实验。

b16.jpg

  2024年3月13日,DRO-A/B双星组合体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运载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但由于上面级飞行异常,卫星未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在发射出现异常情况下,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紧急实施了多次近地点轨道机动补救控制,DRO-A/B双星组合体在历经近850万公里航程后,最终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2024年8月28日,DRO-A/B卫星组合体成功分离。8月30日,DRO-A/B卫星分别与DRO-L卫星成功构建K频段微波星间测量通信链路,验证了三星互联互通的组网模式,这标志着全球首个基于DRO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成功实现在轨部署。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副主任、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先导专项工程副总指挥王强研究员介绍,DRO-A、DRO-B、DRO-L三星互联组网成功后,已持续开展了多项前沿科学实验及新技术试验,推动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取得三个“国际首次”重要成果:首次实现航天器DRO低能耗入轨;首次验证117万公里K频段星间/星地微波测量通信链路,突破了地月空间大尺度星座构建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首次验证地月空间卫星跟踪卫星定轨导航新质能力。

  未来,科研团队将进一步研究地月空间复杂多样的三体轨道问题,认识和掌握地月空间环境演化规律;利用DRO长期稳定性,部署E-18量级的原子光钟,支持量子力学、原子物理等领域基本科学问题研究,开展广义相对论更高精度的验证等。 (记者 陆成宽)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热点

  有消息称,苹果公司正在开发一款全新的头显设备“Vision Air”。采用更轻薄的机身设计,电池外壳及部分内部结构替换为钛金属,进一步减轻设备重量,但外部仍保留铝合金材...
智能AI
  京东外卖并非临时决策,而是整合京东物流、达达即时配送、实体店资源后的系统性进攻‌。通过“0佣金+品质商家”策略,将京东在3C领域的“正品低价”优势平移至外卖战...
电商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