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台州市路桥区科协联合浙江百花园林科普教育基地、路桥区中心幼儿园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幸福种子·春日同行”春日科普研学活动。40余名萌娃走进自然课堂,通过动手实践与趣味科普,开启了一场探索自然奥秘的奇妙旅程。
巧手制糖葫芦:舌尖上的科学启蒙
“为什么糖浆遇到草莓会凝固?”“冰糖葫芦的发明藏着什么智慧?”活动中,孩子们在园艺师指导下化身“小小美食家”,亲手串起红彤彤的草莓。当滚烫的糖液浇淋而下,晶莹剔透的糖衣包裹住酸甜果实时,老师适时讲解起“蔗糖结晶原理”,将传统小吃与物质三态变化知识巧妙融合。孩子们举着自制糖葫芦兴奋地说:“原来冰糖葫芦里藏着这么多科学秘密!”
微观探秘:植物标本里的生命密码
踏入种植园,孩子们手持放大镜观察叶片脉络,用镊子轻夹花朵定格绽放瞬间。从识别不同科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到学习压制标本的脱水技术,再到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触摸自然界的精密秩序。“大家知道吗?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片树叶都有自己的脉络,自己的纹理。”“哦,原来每片叶子都是大自然的身份证啊。”一位小朋友捧着自己制作的植物标本感叹道。这场沉浸式体验让书本中的生物学知识变得鲜活可触。
非遗新体验:艾草锤中的中医智慧
在玻璃暖棚里,艾草特有的清香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孩子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揉捏草药、缠绕棉线,制作传统养生器具艾草锤。老师们在指导孩子们的过程中,通过趣味故事介绍了《本草纲目》记载的艾草功效,并现场演示经络按摩手法,轻敲背部、肩颈或关节,配合深呼吸,让药香随敲打渗入肌理,达到“内外兼修”的养生效果。孩子们互相捶打肩颈,交流感受,充分感受古人是如何用自然馈赠守护身体健康,传统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在此碰撞交融。
此次科普研学活动突破传统课堂边界,深度融合STEAM教育理念,通过跨学科实践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与社会责任感,构建了“做中学、玩中悟”的沉浸式学习场景。接下来,路桥区科协将联合更多科普教育基地、科研院所及中小学校,打造“1+N”科普联盟体系,将前沿科学知识转化为青少年可感知、可参与的实践项目,通过“场景化、游戏化、社会化”的科普模式,让科普教育真正“活”起来。
作者: 陈静 来源: 路桥区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