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兴起,数字人——这一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角色,正成为各行各业的新晋员工。从金融服务的智能助手到医疗咨询的贴心顾问,再到新闻播报的前沿探索,数字人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着科技的力量与魅力。
数字人高效稳定,各行业陆续布局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各行业纷纷布局数字人。以马上消费为例,其推出的数字人马小i,通过接入DeepSeek智能平台,不仅实现了7×24小时不间断的数字化办公,更凭借深度思考能力,为金融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
数字人之所以受到如此青睐,关键在于它们能够不受生理限制,无需休息,不受情绪波动影响,确保服务质量的持续性和一致性。
同时,数字人的应用场景极为广泛,无论是客户服务、教育培训、还是娱乐互动,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更重要的是,基于大数据和AI算法,数字人能够做出智能决策,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服务,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接入大模型,数字人变得更聪明
数字人的聪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结果。而接入大型语言模型,如DeepSeek-V3,更是让数字人的智能水平跃上新台阶。
杭州电视台新闻主播雨辰的数字分身小雨,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在接入DeepSeek-V3后,小雨不仅能够准确理解人类语言,流畅播报新闻,还具备文稿审核和新闻素材整合的能力,展现出超乎想象的智慧。不仅提高了新闻制作的效率,也创新开辟了媒体内容的新路径。
完善内容版权,助数字人广泛落地
尽管数字人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其广泛应用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数字人的身份认定、隐私保护问题,以及它们可能对传统就业市场造成的冲击,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网络文化与数字传媒工委会主任武锁宁指出,要推动数字人技术的广泛落地,必须建立完善的数字形象授权认证体系,确保数字人形象的使用合法合规,避免侵权纠纷。同时,完善AI内容溯源机制,确保数字人产生的内容可追溯、可管理,维护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此外,构建人机协作的伦理框架,明确数字人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和责任边界,也是保障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