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该指南旨在进一步落实《“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强化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并加强对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健康科普宣教,指导医疗卫生人员科学开展体重管理工作。
以下是该指南的核心内容:
肥胖界定标准:
BMI(体重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²。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
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即为肥胖,并根据BMI进一步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
科学饮食建议:
主食以全谷物为主,减少精制米面,增加粗粮比例。
优先选择鱼虾、去皮鸡胸肉、瘦肉等低脂食材作为蛋白质来源。
保证新鲜蔬果的摄入,避免高糖水果及高淀粉蔬菜。
严格限制油炸食品、含糖糕点、肥肉等高能量食物;每日盐≤5g、油≤20-25g、添加糖≤25g。
运动与行为干预:
强调吃动平衡是管理与维持健康体重的关键。
推荐结合奥运冠军示范动作等趣味方式提升运动兴趣。
推广体脂率打卡、体重管理群食谱接龙等社交化健康管理手段。
医学治疗干预:
对于通过充分综合生活方式干预仍无法减重的个体,可以在严格评估后考虑进行医学治疗干预,如药物或手术治疗。
强调全流程体重管理,建立“院内诊疗+院外管理”的新模式,利用新技术实现远程采集、监测、评估、管理。
此外,该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的体重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并强调了个性化体重管理方案的重要性,需对个体健康状况、具体需求、风险因素等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