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与新媒体传播有哪些技巧?科研、影像与科普如何深度融合?国内第一部菌类科普纪录片《菌菇王国》又是如何拍摄的?
近期,杭州市拱墅区新质学堂暨拱墅区“新质生产力”科学传播员培育计划第二次活动在杭州大运河数智未来城举行。本次活动以《视频制作与新媒体传播技巧》为主题,拱墅区科学传播员齐聚一堂,共同探索科学传播与新媒体融合的创新路径,学习如何用镜头讲好“新质生产力”的科普故事。
活动伊始,学员们集体参观了罗莱迪思未来城市展厅,展厅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展示了城市智慧照明的前沿技术及应用案例。通过声光电结合的沉浸式体验,学员们直观感受到拱墅科技赋能城市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科技视野得以延伸。
本次活动邀请了杭州视觉部落创始人、中国菌物学会菌物科普导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摄影家协会第十届副主席周勇担任主讲嘉宾,为大家解析科普影像实用技巧。周勇以他自己策划和导演的国内第一部菌菇科普纪录片《菌菇王国》为例,围绕“科研、影像与科普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系统深入地介绍了科普纪录片从选题、内容研究、脚本撰写、拍摄制作到应用传播的全过程,提出“科研为基、影像为媒、科普为用”的三维融合模型,并强调通过跨学科协作打造更具创新性与传播力的科普内容。
课程中,周勇穿插播放《菌物王国》等作品的经典片段和拍摄花絮,通过“真菌猎人深山科考”、“千年菇农耕作智慧”等故事,将分享内容以生动的叙事方式加以表达,使得现场学员获益匪浅。
在课后交流环节,学员们踊跃提问,就如何平衡科学内容的严谨性与新媒体传播的趣味性,如何从叙事结构上提升科普视频内容脚本吸引力等方面向周勇老师取经。
接下来,拱墅区科协将继续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结合方式,高质量实施“新质生产力”科学传播员培育计划,进一步发挥科技工作者特长和热情,不断提升“大运河边的科普墅”品牌影响力,加快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作者: 闵竞 来源: 拱墅区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