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连续变量”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实现突破

业界
TIME
2025-02-20 14:32
快科技
分享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量子科技研究迎来突破性进展。今日,世界顶尖科学杂志《自然》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全球首例基于光量子芯片的“连续变量”量子纠缠簇态。

  相关专家表示,这一成果填补了采用连续变量编码方式的光量子芯片关键技术空白,也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拓展及其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等领域的应用奠定重要基础。

  集成光量子芯片是一种能在微纳尺度上编码、处理、传输和存储光量子信息的先进平台。

b12.jpg

  如何在光量子芯片上实现大规模量子纠缠是国际量子研究难题。量子纠缠簇态作为一种典型的多比特量子纠缠态,是量子信息科学的核心资源,然而其确定性、大规模制备面临巨大实验困难,尤其连续变量簇态的光量子芯片的制备和验证技术在国际上仍属空白。

  据《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称:“这项工作首次在光量子芯片上实现多比特的连续变量量子纠缠,是可扩展光量子信息处理的重要里程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热点

  “天关”卫星“看到”宇宙神秘闪光,刷新人们对星系演化的认知。《天体物理杂志快报》19日报道,“天关”卫星在邻近的小麦哲伦星系,捕捉到罕见的X射线双星系统。这一发...
业界
  北京时间18日中午,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创办的人工智能公司xAI推出了新一代AI模型Grok 3,马斯克称其“聪明得可怕”。Grok 3拥有更高的推理、计算和适应能力,代表着...
智能AI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