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拱墅新质学堂暨杭州市拱墅区“新质生产力”科学传播员培育活动启动。本次活动由拱墅区委人才办、区科协、区科技局、团区委、大运河数智城管委会共同主办,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承办。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副会长、省科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忠民,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鲁玉安,拱墅区委副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政法委书记王翔,以及杭州市科协科普部、拱墅区委人才办、区科协、区科技局、团区委、大运河数智城管委会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首批学员参加活动。活动由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忻皓主持。
培育活动是“大运河边的科普墅”2025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历时一年,围绕“新质生产力”主题,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科普培育,推动学员科学传播能力提升,打造一支既懂科学又擅长传播的优秀青年科学传播员队伍,形成拱墅区科学传播“蓄水池”、科技创新“动力源”,助推全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
活动中,王翔指出,面对新发展、新任务,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科学传播员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科普工作队伍是省“十百千万”科学传播专家队伍建设工作在拱墅区落地的具体体现和落实区委有关工作部署的有效载体。同时要求,主办单位要多方合力,坚持全链条科学谋划,从需求侧、供给侧、服务侧多思考和发足力,推动科技、科普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学共研共成长。培育活动要打破壁垒,架起连接科技创新和公众认知的桥梁,用最快速的方式、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群众爱听能懂的科普内容,让更多科创成果广泛传播,激发更多创新创业热情,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持。参加学员要认真学习,互学互促,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并带动身边更多人参与到科学传播中来。
忻皓详细解读了本次培育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课程设置、积分制度等,为学员们提供了清晰的学习路径。
杭州市科协科普部及拱墅区委人才办、区科协、区科技局、团区委、大运河数智城管委会等主要负责人共同为10个学习小组组长授予了学员提升计划。
首批学员代表、来自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吴书林进行发言,分享了自己对于科学传播的看法和参与此次活动的期待。
忠民为全体学员带来了精彩的第一堂课《从新质生产力看新质科普力》。他结合新修订的科普法,深入探讨了如何将新质生产力的理念融入到科学传播工作中,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向新向质,墅赢未来!相信通过多方参与和共同努力,“大运河边的科普墅”将推动更多新质生产力创新成果将在拱墅落地开花,更多科学故事将在拱墅书写传播。
作者: 闵竞 来源: 拱墅区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