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AI蛋白质设计与优化,「途深智合」获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 36氪首发

业界
TIME
2024-03-13 10:10
36氪
分享

  文 | 张卓倩

  编辑 | 张子怡

  36氪获悉,近日无锡途深智合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及子公司上海途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途深智合」)宣布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诚美资本。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实验室的建设和团队搭建。此前,「途深智合」刚刚完成由光子芯谷共同投资的种子轮融资。

  「途深智合」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做人工智能蛋白质设计和制造的生物科技企业,为合成生物领域开发新产品提供解决方案和新产品。「途深智合」开发了集多种自研AI模型的蛋白质设计平台 — ProteinEngine。该平台能够完整覆盖蛋白质设计的全流程,实现蛋白质改造与从头设计。ProteinEngine的推出大幅加快了酶改造和全新蛋白质序列设计过程,已在食品、医药、化工和医美等多个生物经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食品、医药领域,蛋白质都是一种最基础的重要材料或催化剂。例如大众比较熟知的胰岛素、单克隆抗体、干扰素等都是蛋白质药物。对于蛋白质的有效的设计和优化,可提高众多工业酶、食品添加剂、医药蛋白的活性、产率和功能,在合成生物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36氪了解到,蛋白质性能的提升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传统蛋白质的设计一般通过冷冻电镜、高通量筛选、传统定向进化等实验和理性设计方式实现。这类传统设计方法存在成功率低、耗时长、成本高和通用性差的问题。新一代方法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蛋白质设计中,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途深智合」介绍称,公司自研的ProteinEngine平台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开发出人造蛋白设计系统。ProteinEngine的创新点在于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蛋白质工程任务,并通过AI项目经理、AI领域专家和AI展示者三个模块的协同工作,能够高效、准确地执行用户需求。

  ProteinEngine自研蛋白设计平台

  「途深智合」创始人王宇光介绍,“我们的技术优势在于结合了大语言模型的上下文学习能力和蛋白质工程的专业知识以及实验数据,通过自我反馈通信循环机制不断改进AI领域专家的执行能力,从而提高蛋白质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以荧光蛋白质的改造为例,「途深智合」通过ProteinEngine平台可在在数小时内完成荧光蛋白质的设计。在湿实验阳性率方面,ProteinEngine超过80%,最高提升亮度可达100%。此外,运用AI技术设计蛋白质,能够将成本从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降低到数千元。

  王宇光告诉36氪,目前「途深智合」自研的AI模型已有17款,包含用于蛋白质设计的各类AI技术,例如用于全新序列生成基于的结构深度学习扩散模型以及面向特定需求如酶活、产率等提升的业务模型。

  除为用户提供蛋白质设计平台外,「途深智合」还与合成生物企业、生物制药企业联合开发蛋白产品。目前「途深智合」已与国外内多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完成了细胞色素蛋白 P450 改造、香兰素关键酶改造、麦角硫因关键酶设计等多个领域的产品改造,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生物医药等产品中。

  在团队方面,「途深智合」创始人王宇光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同时担任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交大分中心)、张江高等研究院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中心PI,前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究科学家。核心团队来自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另有两位来自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欧洲科学院院士担任公司科学顾问,阿联酋技术创新研究院资深首席顾问、Falcon大模型负责人担任商务顾问。

  今年,「途深智合」计划完成ProteinEngine的升级,发布通用蛋白质设计大模型,同时确定高价值产品的开发并建立湿实验室。公司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启动下一轮融资。

  投资方观点:

  诚美资本的潘阳表示,“发本轮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诚美资本一直在关注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赋能。途深智合是我们在AI+生物领域中碰到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团队成员具有人工智能算法+生物复合背景,技术功底深厚,对行业发展有前瞻认识。公司的AI蛋白质通用设计平台一经推出即获得了国内外头部生物医药企业的认可。我们基金愿意伴随这个团队在AI+生物这个领域不断成长。”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热点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2024-03-12 11:59  饮料、蛋糕、奶茶……虽然糖摄入太多不利于健康,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最近一项研究就发现,每天摄入这2种“糖...
互联网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胡喆)记者近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为适应商业航天市场需求,我国正抓紧研制4米级、5米级可重复使用火箭,计划分别于2025年和2026年...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