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行业2023年的关键词是什么?
“慢”可能是符合最多从业者体感的词。投得慢了,募得慢了,招人慢了,想要达成的退出也慢了。
过往一年一变的风口没有了,新能源、硬科技,加上从年初火到年尾的人工智能,足以概括整个2023年的投资方向。
投资人们谈论最多的从投资方向、优秀创业者,来到了退出管理、精耕细作。
毋庸置疑,2023年,中国创投行业正在经历时代的变迁,身处其中的人对变化有哪些感知?中国VC/PE的掌门人们又在如何适应变革年代?
近日,第二十三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在上海举行。在大会上,不少投资人谈及他们所经历的2023年,以下是他们的观察、思考与感受。
邝子平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
2023年最激动人心的一个投资方向,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个大的领域从长期来看会改变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而在模式方面,今年有一个特别令人振奋的模式,就是中国的产品在走向世界。这个趋势虽然一直都在发生,但是最近一两年从量变迈向质变,无论是医疗健康行业——国产创新药企的License-out(对外授权)数量超过License-in(许可引入)的数量,还是其他行业,中国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产品都走向了世界。这不单是一个“价廉物美”的概念,而是中国的部分产品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强有力的竞争力,这一点在未来是非常值得深耕的一种模式。
李良 创始合伙人
一个问题是在全新环境下怎么做创新,以及如何打造高质量、可持续的企业发展模式。这两点是对新一代创业者、新一代全球化公司的考验。靠简单的产能扩张是过去式了,现在对大家的要求更高。
回到消费领域,国内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且是一个多层次的消费市场,不同阶段下,每个层次的消费需求都还有更好的满足方式。我们有两家被投企业在海外做得非常好,一个是名创优品,一个是蜜雪冰城,做消费就是要用足够好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包括供应链、生产和经营模式在内的整个链条是可持续发展的。这两家企业都有极强的数字化能力,在他们全球化、跨区域发展的情况下,管理半径大幅度扩张,如果没有数字化的加持这是很难想象的。另外就是他们的供应链管理非常出色。消费始终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它需要一个更健康持续的推动力。
贺志强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管理合伙人
从科技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两年稍微有一点挑战的是:新兴产业的成熟周期大幅缩短。一个新产业从技术兴起到商业成熟再到产能过剩的速度大幅提升,从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到电池等产业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考验投资人对于产业化时间节点的判断和出手的时机。今年比较热的赛道:一个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方向肯定是非常有价值的,机会的同时,中国在算力方面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第二个是机器人赛道。我们长远非常看好人机协同,并已经开始投人形机器人。但人形机器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路径去实现,学术界和产业界尚未达成共识,这对于投资人来说也是机会和挑战并存。
应文禄 毅达资本董事长
创投基金是有智慧的钱,大家第一时间意识到了“卷”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要么换赛道,要么换阶段。同样的赛道,往更早期走、在企业更小的时候去投资他、陪伴他,以时间换空间,获得长期的价值增长。今年1-10月,毅达资本平均保持了每月10单的投资节奏,90%以上投在A轮之前,90%以上投在14个关键科技领域。
傅红岩 上海科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要回归理性和常识,从“市融率”和“市研率”角度对项目发展和估值进行重新评估。这两个所谓的核心指标,教科书没有,市融率就是企业在融资的时候,给投资机构报出的估值和事实上拿到手的融资金额的比例倍数。我们认为正常的情况下,一个企业报出来的市融率不超过三倍,你给报了10个亿,只融了5000万,这个市融率是20倍,这个也许用在互联网堆流量、堆上网人数(的公司)是有效的,但是在高科技行业,这种企业基本上是虚的。高科技是一个长周期,半年一轮,一轮涨一倍,这种估值接力的游戏是不可能完成的,最终可能造成自己被反噬,造成企业无法获得下一轮的融资,资金链断裂,一个企业一旦超过4、5倍,即便上市也会把风险往二级市场传递,造成IPO破发。
市研率是企业报出来的估值和研发投资的比例。高科技投资是要长期推钱,长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需要很多的高素质人才,需要高端的设备,需要买最先进的软件,需要不断的做实验,给高端的研发人才开工资,还要去做其他一些投入。所以,我们认为市研率一般也是1.5-3倍。典型的高科技投资研发投入一定是占销售比例是15-30%以上(可能有一些像华为,基本上是15%左右,因为体量巨大)。早期的高科技企业市研率应该是比较低的,而且是长期的、可持续的研发和投入。
符绩勋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
这一年我出国了好多次,包括去印度,去雅加达,发现那里供应链和产业,都有一定的跟中国衔接的需求,这个就是很多结构性的机会。比如说两轮的电动,在中国两轮的电动三五千人民币就已经很好了,在印度和印尼都要卖到上万元,这是平均价,所以这里面的溢价空间是很大的。中国过去这么多年电动车的发展是非常蓬勃的,虽然我们都说很卷,竞争很激烈,各大厂家都在玩,但是我们的优势也很明显,比如我听说五菱在印尼卖得非常好。所以可以想像出海变成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但也存在各种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个时候很多企业家需要资本的帮助,如何去重构这个企业在海外的布局,这当中是有很多的机会。电动车是一个机会,很多围绕着环境、科技,比如说光伏,还有风电,能源管理,都有很大的机会。
宓群 光速光合创始合伙人
我们一年多前开始看大模型,美国的基金在美国和欧洲也投了大模型公司。国内的大模型,我们投了智谱,我们的被投企业也在尝试用大模型来提效降本,有了大模型,测试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就减少很多,同时大模型也带来了很多应用。
我们觉得在中国大模型的出现,最大的进步是提高了各行各业的生产力,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在应用端,我们觉得国内偏早期的企业要想在国内发展,变现会比较慢,我们同时也在投国内的团队出海。
还有一个很大的机会,决定人工智能最终算力的GPU芯片,我们是受限制的,最终可能不得不用性能更弱一点的来替代,且成本会更高。但实际上,真正的算力最后不完全靠GPU,国内我们看到一个机会,通过系统和其他的硬件,比如DPU芯片,以及通过软件来提高整个系统的算力,最近我们也在看促进算力能力的企业。我觉得硬件、软件和应用层面,三个方面都要顾及。
严力 钟鼎资本创始合伙人、CEO
从历史上看,中国原来是吸引外资进来,90年代吸引的三资企业主要来自香港、台湾,2000年左右开始跨国公司进来。可以看到,未来中国企业的出海也是一种趋势,先是挣做生意的钱,再就是寻求资本价值,什么是生意价值,什么是资本价值,这是不同的。
必须要有全球视野和中国视野这“两只眼”,因为范式在转移,不光是在中国视野下看我们多强壮,而要在全球视野下看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定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是中国擅长的,什么是中国不擅长的,必须要有国际的视野,才会发现更多的机会。
现在国际化2.0的时代里,出现了股东国际化、管理团队国际化,生产基地国际化这些新特点,和上一代的出海是有显著区别的。同时各个领域的产业布局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视野是一个新的视角。我挺喜欢一个词叫重塑,重塑是建立新的秩序。新秩序如何建成,全球的产业如何分工,这些东西都是一个探索和推演的过程,什么是生意,什么是资本,什么是前端,什么是后端,什么是渐进的,什么是重塑性的?我感觉思维上要发生一些变化。
徐传陞 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
这六年我们痛定思痛做了很多的变化,在硬科技的各个细分产业里,怎么去做深入产业链的投资。我们会要求看这个赛道的同事,要多去驻扎在产业一线,因为很多产业是有地域的聚集效应的,硬科技的投资团队需要多去一线感受真实的水温。
其实我觉得从大的行业看,我们经历了十几年的低利率,非常宽松的时代。但是今天这个时间点,可能近两年特别清晰,全球化的低利率时代已经过去了,首先会影响到二级市场的上市、并购等退出渠道,最终也会慢慢传导到一级市场,影响一级市场的投资。
积极地看,我自己认为资本市场是有节奏的,因为美国资本市场100年,中间有很多的时段,十几年是被低估的,巴菲特自己说也经历过这样的低周期,都怀疑人生。实际上外部环境的变化,还有我们经历经济周期的这种变化,以及科技创新本身的周期变化,我们作为市场的排头兵,如果要想在变化中保持优势,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迭代速度更快,保持敏锐的判断。
那么,怎么继续创造这种超额回报的投资?至少从经纬来讲,80%的投资在A轮,甚至更早期,帮助创业者,企业家,甚至科学家、院士,或者很牛的技术大拿,一起经历过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变化,度过周期。我觉得只要这些做到了,对于中长期的回报,不会有太大的担心。
做创投是所有资本里面最乐观的,因为不乐观,根本不可能在迷雾中去想怎么才能打中“红心”,我们对过去两年和未来一两年的经济周期还是有很多非常谨慎考虑,虽然严谨,但是也会一直往前推进创投工作核心的价值是把最重要的资源,调配到最有价值和最有潜力的地方。
施安平 国中资本首席合伙人、董事长
2024年我觉得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讲,依然是充满着挑战。因为从经济大环境,包括监管的要求,都是对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做风险投资几十年,其实从来没有轻松过,不断在任何时间阶段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就必须要适应,才能保证这个机构的成长。
所以,从宏观上来讲,我们明年也有有利的地方,我注意看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其实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讲是一个利好。因为特别适合国中的策略,我们在2024年会有新的规模诞生,也会做一些内部的适应架构的调整和投资策略上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变化。
从2023年开始,国中内部开始尝试跨行业这种项目的挖掘,甚至是去创造。因为我们发现我们在某些独门绝技的技术上,如果跨行业的应用会带来一个新的天地,未来我们六个主要的产业链的团队也会相互的交融,不局限于过去提出来的严格按照产业链。今年我们甚至创造了一些主动参与发起了一些项目,就是独门绝技跨行业的应用。
孙宏慧 中国国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在当前科技创新加速迭代的大时代背景下,国新基金越来越重视对产业的研究和有产业背景的人才储备,也采取了一些实际行动。前不久我们刚刚获批了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未来会加速对懂产业、有产业背景的人才的延揽和培养。同时,我们也会不断加强与产业央企的合作以及与掌握前沿技术、致力于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的研究机构的合作。
从团队组织变化的方向来看,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对专业投资团队的专业分工,打造行业专家,通过深耕某个领域,提升投资团队的专业性。从投后赋能方面来说,国新基金会紧紧依托央企的资源,服务央企产业链,力争为被投企业提供更多的产业方面的赋能。
陈立光 海松资本CEO、管理合伙人
海松资本今年没有募集新的基金,并且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主动放弃了与安徽省母基金和广州市政府母基金拟合作设立的规模分别为20亿元和5亿元的基金。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首先,海松资本投资早期的优势不明显;其次,我们账户上还有十多亿的基金等待投资。这也是面对当下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海松资本所秉持的更加谨慎和务实的态度。投资上,相较以前我们也少了很多,今年新投的项目有5个左右,追加下一轮投资的项目有6、7个,加起来一共10余个。与年初计划相比,我们的退出进度也是大打折扣。有好几个预计今年要IPO的项目,甚至有个别预期能够实现十亿美元以上回报的项目,因为IPO进程放缓,导致还未实现预期。
今年8、9月份,我在美国和国内一个著名的投资机构创始人进行了非常深入的交流,我们就30个主要项目进行了讨论,他的基金账面上亏损了约20亿美元,因此压力很大。我也参与了其中一些项目的投资。我问他下一步的打法,他说招兵买马,在美国或者东南亚还要继续加码。在我看来,他们基金规模比较大,所以这种打法可能是适合他们的。
而对于海松资本来说,我的感触是:“精耕细作”还是要聚焦到中国本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优中选优。
海松资本下一步将更加专注精细化打法,聚焦中国,聚焦产业,有所为有所不为。分两步走:一是加大控股型的投资。二是在一些成长型的赛道,我们会选择非常优秀的企业注入资本、注入资源。在当下这个时代,我认为一定要回归初心,做可控的事情,充分发挥我们的差异化优势,给LP、给行业、给产业做出真正的贡献。
段兰春 凯辉基金管理合伙人
今年我们完成了大约十亿欧元左右的关账。相较于以往,我们在今年投资上确实稍微放缓了一点,在中国我们投了十多个项目,金额也是10个亿人民币左右。退出端,我们今年退的钱比投的钱多。
从过去十几年募资数据来看,21年应该是中国募资最多的一年,之后骤然从这个高点,到了今年一个断崖式的状态。就像创业公司一样,可能开始都是裸奔,慢慢要把鞋子衣服穿好,当到了一个节点,就是我们说的所谓的潮退以后,市场进入一个规范的阶段,大环境发生逆转的时候,所有人都要沉淀下来去看看自己到底积累了什么,又有什么能支撑我们继续往前走。
从PE/VC行业来讲,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在突飞猛进,没有特别关注到募投管退的闭环,很多投资人可能都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募投管退时间周期,所以很难有闭环的体感。
什么是闭环?在经历了这个行业高速发展十几年之后,我们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按照一个基金的募投管退,每一支基金周期所面临的周期去做全盘布局。
程天 顺为资本合伙人
近几年,大家都在追求投硬科技,投制造,投前沿科技,但是我觉得再技术,再科技,背后还是由一个个鲜活的创业者驱动的。技术不会平白无故地进步,都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创业者去推动的。本质上,最后还是在投人,不管你是投美元,投人民币,还是投不同的资产,我觉得这个是不变的。所以我们不变的在于对创业者的选择、对具体项目创新点的认识,这些判断,总体看来还是坚守不变的。
张向阳 海通开元董事长
我们主要投的是偏成熟项目,今年上市的大概是15家,一半科创板,一半主板、中小板和北交所。
近年来,做投资又越做越谨慎,越做越感觉难做了,但是越做越有兴趣,越做越喜欢这个行业。从银行到券商、到投资,我觉得乐趣最大的就是我接触了很多的企业,只要过了立项会的企业我都去看,这个过程中感觉很喜欢,很开心,接触这些企业家、产品,了解和学习这个行业是怎么回事,这个过程我是最开心的。
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也开始放慢了投资,其实还是标的的问题,不是我们有意去放慢,是当我们感觉到了一些标的跟我们的投资逻辑不符合、估值太高,或者是不确定性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就很审慎。我们最近内部开会也一直在强调,大家可能还要增加一点信心,增加一点耐心,更专心一点,做好我们自己熟悉的事情,不要再踩以前踩过的坑,把专注度提高一些,成功率可能就高一点。
冯卫东 天图投资创始合伙人、CEO
维护好当前的组合,加强退出,这是2023年的关键。港股三次敲钟,年初百果园在港股上市,下半年天图自己在香港挂牌,近期锅圈食汇在香港挂牌,未来几年量力而行去投新项目,同时要思考新的投法,新的模式。对于2024年很多词想说,最后压缩成一个词就是“VUCA”——Volatile, Uncertain, Complex,Ambigu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