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登天” 中国载人航天底气源于自立自强

业界
TIME
2023-02-27 09:35
科技日报
分享

  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面向社会公众全面系统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202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几代中国航天人用了整整30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在建设航天强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增添了彪炳史册的里程碑。

  “登天”的底气从何而来?坚定不移走自立自强之路,是中国航天无惧封锁打压的“制胜密码”。

  20世纪90年代初,为抢占战略制高点,世界上主要航天大国都竞相发展载人航天。当时,美俄等16国酝酿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却没有将中国纳入其中。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中国决心独立自主建造自己的空间站。

  这是一场站在不同起跑线上的比赛。一边是美俄强强联手,此前一共发射了9个空间站,已将上百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实现了登月;而中国这边,空间站、载人飞船、载人火箭等都还停留在图纸之上,一切须从零开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有句名言:“跟在别人后面把所有程序都走一遍,那样我们就永远落在后面。”换成如今的流行语就是:“抄作业永远抄不出第一名。”

  起步之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1992年至2002年,我国用10年时间,完成神舟一号到四号4次无人飞行任务,全面验证了各系统功能性能、系统间接口协调匹配性,健全完善了研制试验组织指挥体系和相关基础条件建设,为执行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至2012年,我国先后执行了神舟五号、六号、七号、九号4次载人飞行,以及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先后突破掌握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一举跨越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2013年神舟十号任务成功实施后,我国在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不到一年时间里,密集执行长征七号、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4次任务,考核绿色、无毒、低污染的新型火箭,启用生态、环保、开放的新发射场,建成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开展大量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空间站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圆满收官。

  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了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从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圆满成功开始,中国载人航天在20个月内密集实施11次发射、3次飞船返回、2次舱段转位、7次航天员出舱任务,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驻留,航天员乘组首次完成在轨轮换,突破掌握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空间站组装建造、再生式环控生保等8项关键技术,如期建成空间站。整个过程稳扎稳打、连战连捷,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空间站组装建造最快纪录。

  这条飞天之路,闯过来谈何容易,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被“卡脖子”。30年来,工程全线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先后突破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出多项创新方案。据统计,中国载人航天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77项,专利4000余项;推动航天产业跨越发展,辐射带动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纺织、通信等领域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我国科技水平整体提升。

  如今,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已经建成,中国载人航天正迈向更遥远的目标。本次成就展上,新一代载人飞船及月面着陆器等未来载人登月主要飞行产品模型首次亮相。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中国人九天揽月的梦想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付毅飞)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热点

  央广网海口2月26日消息(记者钟宁 通讯员廖珍臻)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游艇展暨中国(海口)国际船艇及生活方式展将于今年4月在海口举办,阿兹慕、巴伐利亚、蒙特利等...
业界
  昨晚,阿里巴巴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的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其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至2477.56亿元,净利润为457.46亿元,同比增长138%,主要由于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相关的...
电商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