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信息通信事业的浩荡进程中,总有人在技术深耕处默默攀登,以韧劲与勇气撬动时代的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移动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晓云,就是这样一位攀登者。她三十余年扎根移动通信主战场,以“干国家需要的事”为初心,以“坐得住冷板凳”的坚韧为底色,以“不做旁观者”的担当为引领,在关键节点敢立潮头、敢想敢拼,为我国实现“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5G引领”的跨越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3G到5G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带头人,王晓云是全球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也是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实现历史性飞跃的实践者、开拓者。她用半生奋斗,写下了中国通信的时代注脚。
初心如磐:做国家通信事业的奋斗者
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无线通信专业的王晓云,进入行业之时,正是我国移动通信“从零起步”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1G、2G时代主要采用欧美主导的FDD技术,产业基础薄弱、网络受制于人,而庞大的社会信息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面对“跟跑”局面,她以技术人员的方式投身国家战略——翻译欧美标准、研究国产方案、制定中国GSM体制标准。她牵头完成的GSM号码升位工程,使移动通信号码资源扩充十倍,为中国建成全球最大GSM网络奠定技术基础。正是这样的基础性工作,让她第一次意识到:通信行业的发展,不只是技术选择,更关乎国家信息安全和发展道路的自主权。
这一判断,决定了她此后每一次选择的方向。
“创新要有一股子闯劲和韧劲”。她没有选择站在成熟技术的“舒适区”,而是愿意到最难的地方去。3G时代,面对当时欧美 FDD技术一统天下的格局,我国作出战略抉择:集中力量推进TDD作为主攻方向,探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道路,并由中国移动担当TDD发展重任。设备不成熟、干扰控制难、缺乏全球经验,这是国际上无人走通的路。很多质疑随之而来:能行吗?值得吗?王晓云的回答始终坚定:“国家需要,就必须有人扎进去。”
在这一时期,王晓云承担了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她带领团队在标准补齐、组网架构、产业协同等方面持续攻关,推动我国构建首个TDD端到端产业链,在全球率先实现TDD技术商用部署,我国TDD至此实现从无到有、从试验到商用的跨越。最终,中国移动以“TD-SCDMA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正是在这样的“硬骨头”里,她形成了一种职业信念,国家重大工程需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守得住初心的科研工作者。
这是她作为一名通信科技者的第一重底色:把个人理想沉入国家战略,把科技报国作为唯一方向。
敢为人先:做产业跨越发展的开拓者
如果说初心让她选择了通信行业,那么“敢立潮头”的精神,则让她在最关键的历史节点承担起开拓者的角色。
进入4G时代,全球产业格局更为复杂。FDD技术在欧美体系地位稳固,而 WiMax在世界范围迅速试验铺开。TDD面临被边缘化甚至提前“出局”的风险。全球一百多张试验网几乎清一色支持WiMax。当世界朝一个方向跑时,坚持另一条路线,需要极大的勇气。但王晓云和中国移动科研团队深知:一旦关键领域的话语权旁落,中国的网络建设、产业长期竞争力将受到根本影响。
置之死地而后生,破局之道从技术创新和战略制胜两方面推开。王晓云和同事们砥砺攻坚,以组网架构创新突破干扰控制等世界难题,夯实技术内力。而在战略层面,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中国移动大力推动与欧洲联手的FDD/TDD融合发展战略,双方实现“技术、产业、网络”的多维度融合。最终,WiMax走向消亡,TD-LTE统一了全球TDD演进路径,成为全球两大主流4G标准之一。
这一创新架构既看到了技术本质,也兼顾产业未来,被视为推动全球4G格局重塑的关键力量。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系统性创新,“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最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5G时代,她又一次站到前沿。TDD终于从“补充”变为全球主导;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5G商用网络,空口与SBA核心网架构成为全球统一架构,中国移动在3GPP、ITU等国际组织发挥关键作用。这背后,是一代通信科研工作者十数年如一日的坚持。而王晓云,就是那个持续把产业往前推的人。
她善于从国家战略、产业生态和技术逻辑三个维度思考问题,推动构建覆盖需求、技术、标准、产品、组网、应用的创新体系,使我国通信行业具备全链条引领能力。
这是她作为一名通信产业人的第二重底色:不仅做科研突破者,更做产业变革的推动者,真正推动中国通信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逐高攀峰:做未来科技创新的推动者
走到5G高峰之后,中国通信行业的舞台并未结束,而是打开了新的题目:未来6G将走向何方?中国在全球格局中将处于什么位置?
中国移动从2018年起布局6G关键技术研究,承担1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任务。未来,通感一体、通智一体、空天地一体……这些新概念都将在6G时代迎来真正突破。在这条全世界都在探索的崭新赛道上,王晓云参与定义方向、推动关键问题研究,并带领团队在国际组织中承担多个核心任务,为我国争取新一轮标准制定的主动权。
她常说:“世界通信的星辰大海里,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坐标。”这是深刻洞察时代走向后的责任感,也是支撑她三十年如一日攀登的动力。
时代需要攀登者,也记住攀登者。我国通信事业走过了一条并不平坦的创新之路。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那些默默无闻却勇于攻坚的人。而王晓云这样的科研工作者,以她的坚守、勇气、担当和系统性创新能力,成为我国在全球通信技术竞争中不断前行的重要力量。她的当选,是对个人成绩的认可,更是对科研工作者群体的礼赞;是对奋斗精神的肯定,更是继续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召唤。
未来,在通往6G的新征程上,王晓云和无数通信科技工作者仍将继续攀登。因为他们深知:自主创新之路,从无坦途。不舍微末、不弃寸功,一步一个脚印,才会有标志性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唯有敢立潮头、敢想敢拼,中国才能走向更广阔的科技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