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报11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谢璐 通讯员 张佳梁)湖南长沙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开展就业供需对接。记者今天从长沙市人社局获悉,截至10月底,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01万人,同比增加5.35%。
聚焦工程机械、先进储能、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深挖岗位用工需求,今年以来归集发布企业季度岗位需求近16万个;围绕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面向社会发布《数字文化人才需求目录》,释放岗位超2000个;引入华为科技、拓维信息等头部企业合作建设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近两年共培训18000余人。
长沙人社部门分类施策,针对不同就业群体开展“精准达”服务。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拓展“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行动,组织超800家次企事业单位在长沙、上海、北京、西安引才,推进“对口联系驻长高校”行动,组织校园招聘61场,提供岗位9万个。对希望在“家门口”就业群体,建设运营10个零工市场、39个社区微市场,累计服务求职者44.94万人次,打造“星沙智造”等40家特色劳务品牌,累计带动就业超过140万人。对需要重点帮扶就业的群体,综合运用社保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就业政策和“311”就业服务、零就业家庭“三级响应”就业援助等服务,助力4.79万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今年长沙市人社部门还多措并举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目前全市建成各级创业孵化基地125家,获评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0家,在孵实体数4886个,吸纳就业超2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