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黄宇红:面向低空智联网的通感一体技术

数码
TIME
2025-10-29 11:18
中移智库
分享

中国移动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宇红近日发表题为《面向低空智联网的通感一体技术》的主题演讲。

黄宇红院长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低空智联网是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重要基座。构建泛在“低空感知能力”能力意义重大,面向城市低空复杂环境,如何破解同时兼顾泛在、可信、低本难题,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针对该问题,中国移动提出了“共享、共创、共融”的解决思路,其中感知与通信蜂窝网络共享是破解难题的基础。探索感知能力与移动通信网“共频谱、共设备、共站址、共运维”的“以通融感”新路径,发挥“通信网络的边际效应”和“蜂窝组网规模效应”,形成通感一体技术体系,构筑城市低空泛在、可信、低本感知能力。

通信与感知源于两套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机理不同导致实现通感融合挑战大、难度高。面向城市复杂环境低空探测,通感一体技术面临“通信和感知资源严重冲突”、“环境复杂和天面受限双重压力”、“通感并重和成本控制的矛盾”三大核心挑战。针对该挑战,中国移动提出了由“共生一体化系统设计”、“网络协作化信号处理体系”与“共享一体化硬件技术”等创新技术形成的5G-A通感一体技术体系,引领产业完成基站样机开发,在多省完成低空经济/监管、水域航道、海域监管、地空一体等多场景单站和组网试验,验证了通感一体技术路线的有效性。目前创新成果已在22个省份的现网应用,网络规模超过700站,构建了我国在通感一体和低空泛在感知领域的领先优势。

面向下一步发展建议,黄宇红院长提出,低空智联网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推广、泛化,实现共创共融,后续仍需解决多项关键技术问题,有待围绕技术、标准、产业等方面开展攻关,推进其成熟与应用,一是鼓励产、学、研、用各界联动,协同攻关核心科学问题,推动低空能力快速构建;二是构建完备的包含国标、行标、团标等低空智联网标准体系,指引行业发展,同时建立覆盖全链条的低空统一测评体系,为技术迭代与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标尺;三是打造国家级、开放化的低空智联网试验装置,实现技术试验、应用示范、产业孵化全链条赋能。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