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广域感知体系筑牢长江低空安全防线

数码
TIME
2025-04-09 07:18
通信世界网
分享

近年来,随着低空无人机的发展,坠落事故频发导致低空安全形势持续承压,亟须构建低空立体交通管理体系。当前管理机构在监管能力建设过程中面临三大核心痛点:一是“看不见”,低空态势感知能力不足,可感知目标占比不足50%,无法形成有效的低空交通组织;二是“看不全”,低空对于全空间、全时段、全天候感知要求高,但城市环境遮挡严重,存在感知盲区;三是“看不准”,现有航空器自主上报信息受传感器精度、网络传输时延等因素影响,信息可信度低。

针对上述痛点,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联合江苏联通、南京国睿共建5G-A、光电等技术融合的低空立体感知体系,系统规划了低空监管、要地防护等八大类30余项低空保障类应用场景,成功构建了“看得准、看得全、用得起”的5G-A雷视一体低空广域感知体系。

该体系部署了低空5G“一网一平台”(如图1所示)。在网络方面,集成5G-A近程高精度感知、雷达广域探测、组网密集、算法成熟等优势,通过二维相控阵雷达实现半径10千米广域覆盖,5G-A对雷达近场遮蔽区域进行补盲探测,形成了远近协同、高低互补、无缝覆盖的低空感知“一张网”。在平台方面,打造多源数据相融合的低空态势感知“一平台”,实现无人机从上电、放飞到作业、降落全过程的感知、跟踪与识别。

图1 5G-A雷视一体低空广域感知体系部署模式

随着低空飞行器高密度高频次运行,低空安全防护问题日益突出。该案例基于5G-A雷视一体方案在长江大桥防护、长江通航安全、日常飞行保障等场景形成示范效应,已累计获批飞行空域1600平方千米、航线120条,单日峰值飞行突破1万架次。

在长江大桥防护场景,通过5G-A雷视系统实时监测水面及空中目标,动态测量低空无人机、桥梁结构、船舶的相对位置、高度与安全间距,通过5G网络将实时态势数据回传至低空立体感知平台,通过特征库比对、AI模型分析和视觉验证,实现航段立体态势全景掌控。

在长江通航安全领域,利用5G-A雷视一体技术,实现船舶航向智能感知、航道智能值守,守护长江通航安全。目前,已协助海事部门完成桥区船舶交通疏导1万艘次,纠正船舶航向50艘次。

在低空飞行保障方面,构建覆盖物流全流程(下单、备货、调度、配送、结算)的5G-A低空专网,技术指标达到毫秒级时延、厘米级定位、千兆级传输,实现“人、船、机”全连接和全联动,支撑长江水系低空物流规模化发展。

该案例的5G应用取得三大成效:一是由5G-A、雷达等技术构建远近协同、高低互补、无缝覆盖的低空感知网络,为行业贡献低空广域感知新方案;二是建成多源数据融合处理平台,对雷达反射截面积为0.01平方米的目标实施精准感知、跟踪与识别;三是研发了智能处理引擎,基于“特征库+AI模型”双重驱动,结合光电和电子侦察数据融合,实现目标识别率97%、虚警率低至1‰。

目前,南京已部署5G-A通感基站32套、二维相控阵雷达3套,初步建成长江南京段低空立体感知能力体系。该案例带动形成装备研发、生产制造、运营维保、人才培养等低空产业生态集群,构建政府与运营商合作共建、行业共用、社会共营的商业模式,助力南京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篇刊载于《通信世界》2025年3月25日*

第6期 总964期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热点

  在特朗普总统关税政策的冲击下,苹果与特斯拉两大科技巨头面临严峻挑战。Wedbush 证券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在周末大幅下调了苹果和特斯拉的目标股价。  “特...
证券
  4月2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以下简称“华中院”)“三站”服务团受温州市科协委托,在苍南县科协的带领下先后走访罗美特(浙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温州远帆科技有...
产经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