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程伟:加快家庭服务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

数码
TIME
2025-03-04 11:18
通信世界全媒体
分享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已成为人工智能3.0时代的核心载体。其中,服务机器人占据机器人市场主导地位。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23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50亿美元,同比增长15.24%,正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战略高地。

当前,面向家庭场景的服务机器人产业具有重大意义,既是经济逆周期调控的新支柱,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基于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湖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程伟提出《关于加快家庭服务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的建议》。

行业尚存问题

(一)技术研发仍需加快

当前,家庭服务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研发仍需加快。关键技术如语义理解、复杂环境感知与导航、情感识别与多模态交互等尚不能完全满足家庭服务的复杂需求。此外,机器人的安全性、隐私保护机制也是待攻关的关键技术。

(二)产业化程度比较低

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起步时间较晚,产业链支撑能力有待加强,相较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尤其在上游核心零部件如丝杠、伺服电机及芯片制造等工业基础上,使得整个机器人领域产业化进程缓慢。因而当前技术研发、产业布局仍主要面向于通用机器人领域,针对家庭服务场景的机器人产业投入少,其面临着更严峻的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生产规模受限等问题,难以实现规模效应,限制了其快速迭代与市场普及。

(三)标准与规范存在缺失

技术、服务和伦理标准的不完善,也是制约家庭服务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化的重要因素。首先,技术标准不统一,不同厂商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接口规范不一致,导致机器人之间的兼容性差,增加了系统集成的难度和成本;其次,服务标准未明确,使得其服务性能和质量难以客观衡量,影响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用户信任度;最后,在处理隐私、安全和人机交互等敏感问题时缺乏明确的伦理指导,可能导致数据泄露或不当行为,更可能使得开发者在设计过程中难以平衡功能与道德责任。

主要建议方向

(一)推动标准制定,规范行业发展

1.加快技术标准制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一是感知与交互标准,明确机器人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规范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要求;二是运动与控制标准,制定机器人运动规划、路径规划、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标准,确保机器人运动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三是学习与决策标准,建立机器人学习算法、知识表示、推理决策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自主决策能力。

2.完善服务标准体系,提升用户体验。一是服务内容标准,针对老年人照护、儿童陪伴、家务协助等不同应用场景,制定相应的服务内容标准,明确机器人应具备的功能和服务范围;二是服务流程标准,规范机器人服务流程,包括用户需求识别、服务方案制定、服务过程记录、服务效果评估等环节,确保服务过程的规范化和可追溯性;三是服务质量标准,制定机器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服务效率、服务态度、服务安全性等方面对机器人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提升用户满意度。

3.加强伦理标准研究,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一是隐私保护标准,明确机器人数据采集、存储、使用等方面的隐私保护要求,防止用户隐私泄露;二是安全伦理标准,制定机器人安全操作规范,防止机器人对用户造成伤害,确保人机交互的安全性;三是社会伦理标准,研究机器人对社会伦理的影响,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引导机器人技术的健康发展。

(二)加大产业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1.加强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设立家庭服务具身智能机器人重大科技专项,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大型中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民企联合攻关,突破机器人本体硬件、感知、控制、交互、运动、学习等基础技术瓶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芯片和核心零部件,并研发面向家庭服务场景的具身智能大模型,使其能更可靠便捷地提供服务。

2.推动产业化进程,打造完备产业链。鼓励央企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牵头规划并组建机器人基础产业联盟,完善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构建,进而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培育一批面向家庭服务场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拓展应用场景,培育市场需求。地方政府应通过多渠道宣传提升公众认知,利用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平台,开展面向家庭服务场景的机器人科普活动,以增强社会对其的信任与期待。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服务场景作为试点,如智慧养老社区、高端住宅区等,率先尝试应用智能机器人服务。此外,通过设立专项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降低用户初次尝试的成本。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热点

  记者3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扎实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发挥良好,载人...
业界
  蜜雪集团(证券简称:蜜雪集团;证券代码:02097.HK)于2025年3月3日在港交所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强劲,市值突破千亿港元。开盘价262港元/股,收盘价290港元/股,较发行价(202.50港元/...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