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李侠宇:北斗系统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关键阶段

数码
TIME
2024-12-27 10:25
通信世界全媒体
分享

12月23日,在“2025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总工程师李侠宇表示:“未来卫星互联网将与地面网络融合发展,这也是移动通信重要的演进方向。卫星互联网是实现6G天地融合、泛在连接的关键,将助力6G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发展。

卫星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趋势

卫星互联网是航天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当前正在高速演进发展。谈及未来卫星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趋势,李侠宇坦言,高中低轨融合组网、通导遥一体化和星上高效处理是卫星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具体而言,高中低轨融合组网是利用高中低轨道卫星的高效协同,进一步提升空间信息的传输效率,实现高速泛在宽带连接;通导遥一体化是同一颗卫星具备通信、导航、遥感三类载荷能力,而且相互之间可以有效协作,实现导航增强、遥感观测数据的高速回传;星上高效处理通过星载基站、星间激光链路和星间高效路由,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和效率,减少通信时延,保障卫星互联网的弹性灵活与服务质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突破,卫星互联网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卫星互联网与地面网络的关系

众所周知,卫星互联网具有广覆盖、强灾害抵抗能力和不易受到地面环境影响的特性,可以为用户提供广域泛在的通信服务。随着卫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高通量卫星和低轨卫星不断兴起,卫星互联网不仅是地面网络的有效补充,而且还可以在地面网络不可通达的区域或者场景中发挥如应急救援和通信保障等重要作用。

李侠宇认为:“未来卫星互联网将与地面网络融合发展,这是移动通信的重要演进方向。卫星互联网是实现6G天地融合、泛在连接的关键,将助力6G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发展。为用户构建覆盖全球、无缝连接的通信网络。”

推动北斗规模应用的重要意义和建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前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国家高度重视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我国政府强调,要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推进北斗产业发展,共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果。开展北斗规模应用对于维护国家安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李侠宇指出,为了进一步提升北斗规模应用成效,建议可以通过加快培育优势企业,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产品水平,深化重点领域应用,优化完善产业生态等多个方面加快推进,全面助力北斗赋能千行百业,以规模应用带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热点

  安徽第一家Apple Store将于1月18日盛大开业,该店坐落合肥万象城,是国内第47家Apple Store。  苹果的零售店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与品牌直接互动的重要场所,其独特的设...
业界
  今年的平安夜显得有些冷清,截至目前,圣诞档(12月24日至25日)票房(含预售)仅为7724万元。其中,平安夜(12月24日)单日票房3846.74万元,创十年新低。  其中电影《误判》《破·...
消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