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4年中国信息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主任研究员金婧发表题为《通感一体赋能低空经济展望》的演讲并参加圆桌论坛,深入剖析了通感一体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重要价值,并对其应用落地和产业成熟提供了重要思路。
随着无人机、智能物流等低空经济场景的快速发展,通感一体技术成为其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支撑。低空经济的“开放”特性需要通信与感知能力的深度融合,保障飞行器实时定位和轨迹追踪,实现空域动态监测与智能管理;而“可管”特性要求网络对低空空域进行高效监管。通感一体技术通过提供高可靠、低延迟的通信和高精度感知,助力低空经济的高效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金婧指出,高质量通感网络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基于规模部署的通信网络,可低成本构建泛在通感网,赋能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场景,助力低空业务发展。5G-A通感一体以自发自收模式为主,通过时分或频分方式在基站侧扩展感知能力,实现通信和感知能力的一体化。6G网络协作通感将以自发他收模式,避免自干扰、降低复杂度,并通过空口设计实现感知的“内生”发展,进一步满足低空经济的更高要求,加速其全面落地。
金婧表示,高质量通感网络的系统创新需要从能力、效率、质量三个维度进行突破,持续提升感知精度与覆盖,降低虚警率、干扰、与开销成本。目前,中国移动已自研搭建26GHz毫米波协作通感原型样机,突破节点间高精度同步难题,实现亚米级无人机感知精度。此外,协同产业开展低空场景外场测试,初步完成了4.9GHz感知性能验证,感知精度约10米,初步满足低空监管与低空经济业务需求。
中国移动将深入攻关通感一体关键技术,携手学术界和产业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使通感技术根植于网络,赋能产业,为高质量通感网的发展贡献力量,助力低空经济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