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波市海曙区科协充分发挥凝智聚力作用,认真履行“四服务”职责,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学术交流服务平台、科技人员成长服务平台,为海曙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
一是搭建产业服务平台。针对企业求贤若渴、专家急需将成果转化的“双侧”需求,海曙区科协加快院士工作站、博士创新站等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努力构建层次分明、特点突出的产业服务平台体系,持续推动科技力量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截至目前,海曙区已建设院士工作站6家,院士科技创新中心5家,博士创新站30家,促成李卫、马军等院士专家与企业合作11项,博士专家与企业合作30余项。
二是搭建学术交流服务平台。海曙区科协积极对接国家级交流平台,先后与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10余家国家级学会建立紧密联系,并承办可持续时尚科技产业大会、青年俄罗斯科技专家海曙行等学术交流活动,引流带动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源源不断地下沉到园区、企业和生产一线,202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陆军等百余名专家到访海曙,为园区、企业赋能,如郑纬民院士领衔的海致高性能图计算院士专家工作站,与企业研发团队合作开发了高性能图计算技术,解决了银行等不同行业在图数据库解决方案上的定制化需求。
三是搭建科技人员成长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科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通过镇乡联动、线上排摸、实地走访等方式做好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挖掘,积极推荐海曙区优秀科技工作者典型案例和工作典范,参与“科技追梦人”“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征集推荐。2024年,广新纳米董事长王利平、众远新材料董事长赵文军、可之人工智能董事长王冠等5人获评宁波市科技型企业家及宁波市最具创新力青年科技型企业家等,推荐入选率100%。
作者: 钟萍 来源: 海曙区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