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张掖种农”:技术劳务铸造振兴“新引擎”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春夏在气候宜人的西北玉米制种田里打工,秋冬则奔赴温暖的海南育种田继续挣钱,像候鸟一样飞来飞去,围绕的中心就是一个“种”字。近几年,这支发源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的玉米制种劳务队伍和他们身后的劳务品牌“张掖种农”,引起了业界的关注。令人惊讶的是,“张掖种农”劳务品牌每年带动就业达到15万人次以上。这是一支规模相当庞大的群体,地处西北偏远地区的临泽县,何以拥有如此之多掌握现代玉米制种技术的农民,并创建了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省级劳务品牌?带着诸多问题,记者深入临泽进行了探访。
“候鸟”南飞破“冬闲”增收难题
“冬闲”现象在北方地区的农村比较普遍。一入冬,天气渐寒,地处河西走廊腹地的玉米制种大县临泽县也开始进入了万物凋敝的时节。“我们这里冬季时间长,除了部分人干点日光温室的活,本地能干的活少。以前,外出打工的人,主要在新疆的建筑工地和浙江、江苏的工厂。每年一到10月天气变冷,干建筑的无法继续施工,搞旅游的也进入了淡季,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10月就回来了,一直到次年开春,大部分时间闲在家里。”临泽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县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主任王兆华说,西北地区劳动的季节性强,隐匿在“冬闲”现象背后的农民群众增收难,一直是临泽县努力破解的课题,拓展新的增收渠道也成为当地群众的迫切需求。
2021年12月,在海南三亚举行的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为临泽县探索促进冬闲农民增收新路子提供了新的契机。会议期间,作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受邀参会的临泽与崖州湾科技管理局、三亚国际种业科创中心签订了《区域合作协议》。“‘候鸟式’产业工人定向输转就业,就是合作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王兆华介绍,按照该协议,两地充分发挥各方互补优势,创新合作模式,优化种业相关产业结构与布局,将崖州湾科技管理局、三亚国际种业科创中心的优质人才、技术、育种基地,与临泽县高素质、高水平产业技术工人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候鸟式”定向输送就业形式,“每年10月临泽制种玉米收获后去海南干活,到来年开春3月回来,这边又刚好开始播种。”王兆华说。
2022年10月,第一批临泽“候鸟式”产业工人正式“南飞”。陈丽是临泽县鸭暖镇第一个报名的人。“第一次在村里的微信群看到‘候鸟式’产业工人,不理解这个名词。后来看了群里具体内容才明白,冬闲了,咱们这里没活干,政府鼓励大家就像候鸟一样,到海南去务工,那边是干育种的活儿,在技术环节上跟制种玉米基本一样。”陈丽说,2022年冬季第一次去,她干了31天,挣了4650元;2023年冬季再去,干了两个多月,挣了10950元,“政府鼓励我们去海南务工,不仅让我们挣了钱,了解了外面的世界,还给我们报销了往返的路费。今年冬天我还想去。”
为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提升劳务组织输转能力,在县级层面制定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当地各乡镇也制定了差异化的扶持政策。
刚一收完制种玉米,就忙着打点行装,乘高铁、换飞机,飞赴千里之外的海南,一头扎进育种田里继续忙活……过去两年,随着临泽制种产业“候鸟”的不断南飞,这种情形已逐渐成为更多临泽农民生活的新模式。陈丽说:“头一年,村里第一批去的人只有我一个,第二批是3个人。去年冬天第一批就去了5个人,相信以后去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自2022年10月以来,临泽县先后组织输转354名“候鸟式”产业工人,赴海南三亚市及乐东县中种国际、五谷种业基地、昌江县火龙果基地务工,人均月工资达4000-5000元,零工日工资160元左右,务工总收入达100万元。
制种大县催生“制种劳务”
让农民群众从“冬闲”变“冬忙”,不仅能就业增收,还能外出见世面、学习新知识,就业增收“两不误”。临泽县实施“候鸟式”产业工人定向劳务输转的成功探索,看似偶然,实则背后有着漫长的探索过程。
“‘候鸟式’产业工人是‘张掖种农’劳务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取得的成功,其实是建立在临泽为打造‘张掖种农’省级劳务品牌所付出的长期努力之上的,而‘张掖种农’背后依靠的则是张掖作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核心基地的优势。所以说,无论是探索‘候鸟式’产业工人定向输转,还是打造‘张掖种农’品牌,都是临泽乃至玉米制种产业蓬勃发展的必然选择。”王兆华说。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临泽制种劳务以及“张掖种农”劳务品牌的发展历程,是与当地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相伴而生、密不可分的。
地处河西走廊腹地的临泽,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灌溉便利,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被誉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车间”,是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核心区域,所产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水分含量低、商品性好。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临泽人就开始依托县种子公司开展玉米等作物种子的繁育。到20世纪80年代初,制种玉米逐步被群众大面积种植。“最初,农民群众从事玉米制种的订单种植,主要是自己干。到了去雄、收获等时间紧、劳动量大的环节时,就找亲友邻居互相帮忙,不给报酬。”临泽县种子管理局局长孔新民说,1989年,张掖被原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后,临泽制种业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00年以后,临泽玉米制种每年稳定在25万亩。“正是从那时起,玉米制种劳务逐渐在临泽形成了产业,到用工高峰时,政府还会专门从临近县区组织群众到临泽制种田务工。”孔新民说。
随着玉米制种面积逐年扩大、产业效益提升,劳务需求越来越大,临泽出现了一批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民劳务中介、经纪人。祁智国就是其中的一员。祁智国介绍,其实早在1999年,临泽就开始出现了玉米制种劳务,当时,日工资平时是8元,用工高峰期可达到12元,“临泽人大面积的在制种田里打工,制种劳务真正形成规模是在2008年前后,尤其是农村开始进行土地流转之后。”
临泽县平川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濮晓梅也认同这一说法。她向记者介绍,2010年,平川镇三一村、三二村、芦湾村成为全县土地流转整村流转的试点村。土地整村流转,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后,流转土地的制种企业、种植大户大量吸纳农民务工,留守在家的农民则全部转为了玉米制种产业工人,工价也明显上涨,平时日工资达80元,高峰期达120元。
2015年,从事制种玉米种植的祁智国开始组织人去制种企业的基地干活。从覆膜到掏苗、间苗、去雄、收获,祁智国的劳务经纪涵盖了制种玉米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刚开始,为了掌握用工需求,就提前给企业、种植大户打电话联系;为了找人干活,就托朋友、熟人帮忙。后来,干得久了,大家都知道我了,找人的、找活干的都开始主动联系我。”祁智国说。
王兆华介绍,面对蓬勃发展的劳务产业,为了规范零工市场,更好促进全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临泽县探索建立了覆盖城乡的“1+7+N”的“零工市场+零工驿站+零工之家”服务体系,以县级零工市场为枢纽,各镇零工驿站为延伸,依托网络平台发布招聘信息,打造“及时快招”服务模式,为劳动者和用工主体提供招工候工、政策咨询、信息推介、现场招聘等一体化服务,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就业。
由农民掌握的“核心竞争力”
“我连续两年的冬天都在海南的同一家企业干活。去年10月出发前,老板就打电话给我,让我去负责基地田间用工管理。”平川镇五里墩村村民祁玉虎说,“老板比较信任我,主要是因为我对田间生产技术的熟悉程度。那边基地对田间管理最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精细,干活不一定快,但一定要精细。临泽的种农对制种的田间生产技术都很精通,所以很受欢迎。”
技术好,在劳务市场上就受青睐。作为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劳务品牌,务工群体的整体素养和技术水平,是决定“张掖种农”能否在劳务市场上做大做强的核心和关键。
多年来,临泽乃至张掖的农民善于学习新技术,张掖始终站在甘肃农村地区探索推广新技术、新生产经营模式的前沿。玉米制种以及制种劳务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为临泽培育了庞大的掌握现代玉米制种技术的产业工人群体。
“制种玉米种植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县里农技部门年年搞培训,开展田间指导。到目前,临泽县开展玉米制种生产技术培训30万人次以上,全县8.1万名劳动力中,熟练掌握玉米制种技术的种农就有五六万人。”王兆华介绍,为促进“张掖种农”劳务品牌提质升级,临泽着力开展精准化培训,积极与海南省南繁协会签署构建南繁北育体系、服务种业产业战略协议,在甘肃“北育”、海南“南繁”和职业培训等3个领域达成合作意向,着力构建“培训一批、输送一批、就业一批”的完整输转链条。临泽县还借助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资源优势,在临泽及海南三亚举办了两期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临泽还围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培育了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张掖种农”务工队伍。
“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到今天,临泽的老百姓几乎人人都是技术员,到了企业、基地之后几乎不需要培训就能干活,而且他们为人淳朴、吃苦耐劳、善于学习,所以海南那边的企业、基地一听是临泽制种农民,都很愿意要。”孔新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