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会地合作催生“全国纺织检测仪器技术研发中心”

产经
TIME
2024-05-23 16:19
温州市科协、温度新闻
分享

  服装尤其是特种行业工作服,在上市或者使用前,都需要对纺织面料进行数据测量和检测。在温州,有这样一家企业,专做纺织检测的仪器,这些年来和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开展紧密合作,成立“全国纺织检测仪器技术研发中心”,在学会专家高端资源的辐射带动下,企业开发出100多项国家专利,并牵头起草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2项。去年,企业开发的国内首款用于评估服装成衣保暖性能的“出汗暖体假人系统”,打破了国外垄断,弥补了国内服装成衣保暖性能评估的缺陷,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创新开发及性能评估起到指导性作用。

  这家企业便是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这家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利用学会资源实现技术的腾飞?

b9.jpg

  专精特新“小巨人”

  牵头起草5项国家标准

  就像每个服装设计师都需要一个熟练的裁缝,大荣纺仪就是纺织材料科学家们的最好的仪器“裁缝”——针对各类的纺织材料,制作提供检测器械,以确认纺织属性。企业里有很多检测仪器,像日晒气候试验机,布料要在这个仪器中经过多个小时的模拟太阳照射实验,检测布料在日晒中是否褪色及褪色程度。除了布料还有汽车内饰、橡胶、塑料等,都会用到这台检测仪器。还有耐洗色牢度试验机,纺织品在仪器中经过多次洗涤,从而考核面料耐洗色牢度;织物起毛起球仪、钉锤勾丝性能测试仪等,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在服装上市之前,都要经过这些仪器的层层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市场。看起来并不起眼、不为世人所周知的企业,是一家“隐形冠军”企业,这些年来,企业陆续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

  据介绍,大荣纺仪现拥有100多项国家专利,并牵头起草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2项;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70余项。

  企业腾飞的奥秘

  国字号研发中心打破国外垄断

  在企业负责人看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授予“全国纺织检测仪器技术研发中心”,无疑是企业腾飞的奥秘。“之所以和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合作,是因为我们了解到学会在全国设有多个技术研发中心,都在纺织行业相关的不同领域取得众多成果,加入学会,企业能拥有更大的平台。”企业负责人说,“站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和行业内更多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合作,还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学会能为企业提供国内外技术信息差,企业了解国外先进技术后在原本技术上发展创新,之后就能在国内对这项技术申请专利。”

  据介绍,“全国纺织检测仪器技术研发中心”设有专业的光老化研发室、力学计量研发室、热传递研发室、电磁辐射研发室、出汗暖体假人气候研发室、燃烧实验室、大荣纺织品检测实验室等,企业每年至少会研发成功10个以上新产品投向市场。

  负责人介绍,公司去年成功研发“出汗暖体假人测试系统 ”就是依托“全国纺织检测仪器技术研发中心”项目,也是公司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合作成功的重要成果之一。这套检测系统主要用于检测评价各种服装的整体热湿舒适性能和使用温度。学会还发挥资源优势,联系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作为“出汗暖体假人测试系统”项目的支撑单位,共同参与该项目的技术研究、数据收集和产品开发。“比如以前我们买件羽绒服,作为消费者可能不知道这件衣服的厚薄到底适合什么样的温度,现在通过这台设备检测得到结果,在羽绒服上会增加一个标签,比如适合在-5℃以上或-15℃以上的温度。这样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对产品能更加清楚了解,从而准确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保暖服装,有更好的体验感。”这名负责人介绍。

  除了普通民用服装,更多还能运用到特种职业服装的研发与评价。“像是消防员的消防战斗服,一方面要通过公司的‘燃烧假人测试系统’测试它的防护性能,以保证消防员在火灾救援时不被烧伤;另一方面要通过公司的‘出汗暖体假人测试系统’测试它的热湿舒适性能,保障消防员在工作时不会太热太闷而导致脱水。”负责人介绍。通过学会和企业的努力,这套检测系统是国内首款用于评估服装成衣热湿舒适性的仪器,打破了国外在这方面技术的垄断,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出汗暖体假人测试系统’在2023年就已经卖出10多台,其中包括国家电网、中国石油等高端客户,营收增值数千万元。”负责人表示。

  业内人士:

  会地合作赋能新质生产力

  企业无比庆幸自己明智的选择。作为专家资源集中地,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每年会举办中国纺织工程学术年会等,促进高精尖人才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企业也在不断的交流合作中学习、进步、把握未来方向。学会还会组织企业前往“一带一路”国家进行考察,促进项目对接。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技发展处处长白濛认为,现在智能化和数字化已成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和转型载体,大荣纺仪研发的出汗暖体假人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升级的典型案例。“从大荣纺仪的成功能看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白濛说,“而会地合作紧密依靠学会这个资源宝库和富矿,扎实落地会地项目,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秘诀。”事实上,享受到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地合作“福利红包”的,在温州不只是大荣纺仪一家。温州市科协多次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对接,并在2021年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近几年来,学会对接浙江华昊新材料有限公司、温州市大荣纺织仪器有限公司、温州天成纺织有限公司等24家企业,收集有效技术问题及经营需求20多个,对企业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30多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10多个,与企业建立学会研发中心2个,助力企业营收增值累计5000多万元,指导企业牵头起草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浙江制造团体标准2项。

  来源: 温州市科协、温度新闻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热点

  5月21日,孝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4年孝感科技活动周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孝感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和市科协主办的2024年孝感市科技活动周将与全国科技活动...
业界
  LV高奢品牌母公司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宣布,与阿里云签署为期五年的云计算长期合同,通过阿里云及通义模型来优化高端零售体验。  据了解,LVMH集团自2019...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