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加速,银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数码
TIME
2024-02-22 10:25
天翼智库
分享

我国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加速迈向重度老龄化,而我国银发经济现状难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银发经济政策出台补齐了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政策中的经济产业政策关键一环,将银发经济推入到快速发展轨道;数字技术赋能银发经济发展从边缘走向主场,并为ICT产业开辟出若干利基市场。同时,银发经济大部分领域同时具备公共与市场双重属性,需通过有为政府壮大有效市场。

我国老龄化加速,老龄事业存在较大供需矛盾

我国从中度老龄化加速迈向重度老龄化。全国60/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2022年的2.8/2.1亿、占总人口19.8%/14.9%快速增至2035年的4.0/3.27亿、29.6%/24.2%,并于2050年前后到达峰值5.0/3.93亿、40.6%/32.0%1。我国老龄化速度快,将在十年间走完中度老龄化阶段2、迈向重度老龄化,用时与日本11年相近、大幅超过法国28年、德国36年;规模大,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占全球比例26.9%,高于我国总人口占全球比17.6%;未富先老,我国65岁人口占比14%时,人均GDP 1.26万美元,日本于1994年到达14%,人均GDP已达到3.99万美元。

我国老龄事业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面向老年群体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品类不丰富、质量普遍不高,与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全球老年用品SKU数量超过6万、日本超过4万,而中国SKU数量不及全球的1/10,且绝大部分以满足身体健康等基本生活需求为主;专业化养老供需不匹配、发展面临困难,普惠性需求缺口大,在现有90733模式下,普惠性的养护床位需求缺口3500万张、养护从业人员需求缺口170万人,而另一方面商业化养护的床位空置率高、盈利困难,商业性床位空置率高达50%(20%以下空置率才能实现收支平衡)、民营养老机构盈利占比仅10%,而日本相关养老机构超七成盈利。短人才、无标准、缺设施、难协同极大地制约医养结合产业的起步发展。

银发经济政策出台,以市场化思路解老龄事业发展难题

内涵升级凝聚快速发展的共识基础。官方文件定义银发经济为“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内涵从原有“老龄经济”扩展至“老龄经济+备老经济”,外延在公共性的民生事业基础上扩增了市场化的“潜力产业”,概念清晰有利于引导要素流入、市场主体发育和产业集聚发展,凝聚推动银发经济快速市场化发展的共识。

体系化政策形成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党和国家历来重视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九届五中全会、二十大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2019.11)、《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2021.11)等新纲领性文件指引下,制度、监管、标准、产业、文化、保险、公共服务等相关政策相继升级,为促进老年人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参与、权益保障等统筹发展提供新一轮制度供给。作为老龄化政策中经济产业政策关键一环,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政策出台,着眼于增进老年人福祉,强调以市场化、产业化支撑涉老产品与服务供给升级扩容、品质提高,能够较好地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银发经济将进入市场化发展快车道。银发经济在轻度老龄化阶段以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服务业为主,中度老龄化阶段以市场主导的银发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为两大发展支柱,重度老龄化阶段整个国家经济均呈现银发特征。伴随老龄化进程和消费水平提高,我国银发经济将遵循国际一般经验规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复旦大学等相关测算,银发经济规模将从当前7万亿元、约占GDP 6%,增长至2035年的21.7万亿元、约占GDP 10%左右,与欧日等国当前银发经济规模占GDP 20%-30%水平相比,仍具有巨大潜力。

银发经济存在市场失灵,需有为政府壮大有效市场

总量上银发经济若份额过高恐挤占过多资源,应适度发展。在未富先老、家庭抚养比高、养老金收支压力大的背景下,将银发经济作为刺激消费和拉动经济的增长点,将会加重家庭负担、挤出家庭其他类别消费需求;银发经济中民生事业全部和潜力产业的一大部分属于增进社会公平但经济效率相对低的生产活动,大幅推动银发经济扩容将过多地挤占生产性投资,出现“鲍莫尔病”等问题。银发经济发展其落脚点和出发点应是满足老龄化群体的多层次需求,应“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产能扩充节奏、相关产业增速规模等应与我国老龄化进程相匹配。

结构上银发生产力被忽略,应共同发展。我国庞大的老龄群体也同时意味着丰沛的人力资源,不应仅仅从消费视角发展银发经济,应充分重视生产性老龄化,从供给视角营造较好的经济社会条件,充分挖掘老龄群体人力资源作用,提高其生产参与、社会参与程度,延长财富积累期,夯实银发经济基础。当前我国老龄人口社会活动/劳动参与率较低,与我国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率或发达国家60%左右生产参与水平存在差距,需结合渐进推进延迟退休,将生产性老龄化纳入到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话语体系,同时也应作为推动银发经济发展需纳入考虑的重要部分。

细分领域存在普遍性市场失灵,应适当“补贴”发展。银发经济中民生事业绝大部分属于公共服务领域,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有限,需以地方公共服务或地方财政补贴降低成本推动发展,如日本政府2015年开始向疗养院提供机器人补贴,补贴占机器人价格的50%。银发经济中潜力产业部分领域,无核心竞争力导致小、散、乱、差,也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必须要有超大规模的龙头企业才能带动起相关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如日本的综合养老集团日医学馆,伴随日本护理险制度改革,发展成为亚洲第一养老服务公司;涉及到该类国计民生领域,国有企业有着天然优势汇聚各类资源,先期凭借公信力背书,后期凭借技术创新、规模优势、品牌优势,成长为集群产业的龙头。

从银发经济边缘走向主场,智慧养老为行业开辟利基市场

数字化技术为银发经济开辟智慧化养老方向。数字化技术能够促进银发经济尤其是养老、护理、医养等领域降本增效,为摆脱人员短缺掣肘、政府补贴依赖,实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这方面发达经济体中积累了较多经验:智能生活空间支撑居家独立养老,如澳大利亚智能化居家养老;机器人发展满足护理、社交需求,有效降低护养人员比例,如荷兰智能机器人支持养老;智慧社区养老形成完整养老服务体系,如英国智慧化老年公寓+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远程医疗和精准医疗发展,基于医康养全周期数据实现主动健康、个性化医疗,能够助推医养结合大规模普及。未来,技术创新叠加规模化潜力降低应用成本,智慧养老从现有辅助需求逐步演变为主导需求,智慧养老有效缓解我国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向机构养老转移压力,成为银发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老龄群体娱乐、社交、护理、健康等方面数智化需求将大幅增长。

智慧养老业态发展为ICT行业提供利基市场机遇。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为我国银发经济八个潜力产业之一,包括智能设备与养老场景集成应用、数字化内容产品服务、养老服务相关机器人三个板块,均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伴随老龄化进程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2022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产业规模在900亿元左右、未来将保持20%以上增速,9600万网络银发族的数字文化娱乐市场容量可达千亿元,我国智能养老机器人仅1.5万套左右、与4000万人口护理需求相比有较大空间。

注释

1. 根据育娃人口《中国人口预测报告 2023 版》等测算

2. 根据联合国定义,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表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3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1%,表示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3. 9073模式指90%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养老、3%进入专业养老机构养老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热点

  近日,AGILE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评估指数发布,该指数对首批14个国家开展的评估显示,我国位列第一梯队,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总量处于领先地位。据了解,该指数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
智能AI
  尽管市场对本次财报的期望过高以至于引发担忧情绪,AI(人工智能)芯片龙头英伟达还是成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当地时间2月21日盘后,英伟达(Nasdaq:NVDA)发布了截...
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