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我国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一年。2023年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达2302万个,万物互联基础不断夯实,技术产业创新发展。5G定制化基站、5G轻量化技术实现商用部署,全球首款卫星通话智能手机问世,6G、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新年是未来发展的新起点,也是复盘2023年发展的最佳时刻。2024年1月22日晚间,中国联通紧随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发布了2023年12月运营数据(如表1所示)。透过2023年运营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大运营商整体的运营态势,并从中窥见未来的发展趋势。
表1 2023年三大运营商运营数据汇总(单位:亿)
移动用户增速减缓,5G渗透率大幅提升
三大运营商12月运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信移动用户为4.08亿户、中国移动移动用户为9.91亿户、中国联通“大联接”用户为9.88亿户(“大联接”用户包含移动出账用户、固网宽带用户、固网本地电话用户、物联网终端连接和组网专线用户)。
在5G套餐用户方面,中国移动依旧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电信位居第二。其中,2023年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为3.19亿户、中国移动5G套餐用户为7.95亿户、中国联通5G套餐用户约为2.60亿户。在整体市场份额上,中国移动占比为58%、中国电信占比为23%、中国联通占比为19%(如图1所示)。
图1 2023年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市场份额
近年来,随着运营商用户市场的逐渐饱和,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用户和5G套餐用户增长速度也在持续减缓。与2022年相比较,明显可见2023年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增幅均有所减少(如图2所示)。
图2 2022—2023年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增长对比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5G“下半场”的到来,2023年运营商的5G渗透率实现了大幅提升。经过计算,2022年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的5G渗透率仅为69%和62%,而2023年两家的5G渗透率已快速提升到78%和80%。
随着5G渗透率的迅速提升,我国5G手机市场也终于“拨云见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89亿部,同比增长6.5%;其中5G手机出货量2.40亿部,同比增长11.9%,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2.8%。
稳定发展的宽带业务,被“抛弃”的固话业务
除基础语音业务外,宽带也是三大运营商重点发力的业务之一。2023年中国电信有线宽带用户为1.9亿户,全年累计净增926万户,增长态势稳定良好。2023年中国移动有线宽带业务用户为2.98亿户,全年累计净增2607万户。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11月,中国移动宽带业务均保持正向增长,12月成为全年唯一负增长的月份,净减2000户。
同时,千兆宽带发展也如火如荼,固定宽带千兆接入用户占比已近四分之一。截至2023年底,我国100Mbit/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6.01亿户,全年净增4756万户,占总用户数的94.5%,占比较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1000Mbit/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为1.63亿户,全年净增7153万户,占总用户数的25.7%,占比较上年末提高10.1个百分点。
与宽带业务相比,受时代发展影响的固话业务逐渐走了“下坡路”。2023年,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总数为1.73亿,全年累计净减608.8万户,普及率为12.3部/百人,较上年末下降0.4部/百人。从中国电信2023年固话业务数据来看,1—12月其固定电话用户均为负增长,全年累计净减用户393万户。而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更是早已不再披露具体固话业务情况。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固定语音和移动语音业务收入分别为185.3亿元和1108亿元,较上年分别下降8%和2.5%,两项业务合计占电信业务收入的7.7%,占比较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
要创新也要守正,运营商应“坐稳”传统产业
2024年1月24日,我国信息通信业的2023年官方“成绩单”出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正式发布《2023年通信业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务快速发展,全年共完成业务收入3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9.4%提升至21.2%,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云计算、大数据业务收入比上年均增长37.5%,物联网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0.3%。
近年来,在转型发展的驱动下,新兴产业、“战新”产业、“第二曲线”成为三大运营商有所侧重的发展方向。不过,传统业务依旧是三大运营商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新型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在传统业务市场已经接近极度饱和的情况下,特别是作为“第四大运营商”的中国广电入局后,运营商应如何保持传统业务高质量稳定发展?
在套餐资费服务方面,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折扣套餐,以大流量、低资费、多权益等优势吸引用户选购。同时,三大运营商还将目光投向“Z世代”年轻市场,如中国电信推出“青年一派”、中国移动携手时代少年团推出“芒果卡”、中国联通与腾讯合作推出“大王卡”。
在基础服务保障方面,三大运营商多措并举加速提升用户服务质量。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了“信号升格”“感知升格”“保障升格”和“能力升格”等要求。而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共建共享700MHz 5G网络,有效提升了农村和偏远地区5G网络的覆盖质量;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加速重耕800MHz/900MHz频段后,也迅速补齐了5G网络建设的短板。
在差异化服务方面,三大运营商在卫星通信、5G消息、5G新通话等差异化业务上重点布局。随着华为Mate 60 Pro的火爆上市,其独有的“手机直连卫星”功能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作为天通卫星的独家运营商,中国电信也火速推出了“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成为国内首个提供“手机直连卫星”服务的运营商。2023年10月,中国移动也顺利完成了全球首个基于DC的新通话商用网络呼叫,大幅提升了传统通话场景的数据业务扩展能力。
近日,三大运营商分别召开了2024年度工作会议,各家均提出持续升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造高质量网络和高品质服务。尽管三大运营商在“留住用户”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也不得不承认用户增长减缓的现实。2024年,面对这一不小的挑战,运营商应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优化服务质量、提升网络水平,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唯有如此,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传统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