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公布了2023年5G工厂名录,来自国内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个工厂悉数入围。这是自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印发《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以来首次对外公布“5G工厂”名录。此次名录由各地报送后遴选形成,虽然数量有限,但对“5G+工业互联网”而言却有着重大象征意义。
《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曾对5G工厂建设寄予厚望,提出在“十四五”时期,推动万家企业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建成1000个分类分级、特色鲜明的工厂,打造100个标杆工厂,推动5G融合应用纵深发展,即俗称的5G工厂“百千万”计划。
众所周知,“5G+工业互联网”是加速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撑。自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以来,产业各方紧密合作、积极探索,共同推进“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在十大重点行业培育形成20个典型应用场景,取得阶段性成效。
本次300个工厂成功入围“5G工厂”,在国内千千万万工厂中起到了“带头示范”效应,50.3%的民营企业覆盖率在300家企业类型中独占鳌头,3倍于中央企业,6倍于外资企业,也为国内民营企业利用5G技术实现升级注入了信心。47.3%的中小企业规模占比,几乎与大企业规模占比旗鼓相当,进一步说明了5G已经被各类规模企业积极采用。
从行业分布来看,5G工厂虽已覆盖24个国民经济大类,但是在具体分类上却占比反差明显。例如,通用设备制造业有55个工厂入围,排名第一,占比18%。而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土木工程制造业均只有1个工厂入围,排名最后,占比只有0.3%。数量排名前五的行业总共产生了160家工厂,超过整个名录的一半。可见,当下的5G工厂仍然具备“典型”性。
而在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参与建设上,中国移动占比47.7%排名第一,中国电信占比28%,中国联通24.3%。中国移动优势依旧明显,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旗鼓相当。在三家助力“5G+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省份中,江苏省贡献了97个5G工厂,几近全部名录的三分之一。排名第二的山东省则只有32个工厂入围,不足江苏省的三分之一。
建设5G工厂的初衷是推进传统产业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本次300家5G工厂名录公布后还附带了部分行业发展成效。比如,采矿业入围工厂中产品质量提升5.2%,运营成本下降9.2%,生产能力提高11.7%,碳排放量降低4.5%,能源效率提高6.3%。其他如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在上述五个维度也均实现了“量变”,初见成效。
300个5G工厂,让笔者不禁联想到了“斯巴达三百勇士”。“三百勇士”各个身经百战,信念统一,看似数量很少,实则却蕴含着巨大能量。希望被工业和信息化部首度公布的300家工厂单位能够充分发挥标杆作用,带头示范,以身作则,引领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入其中,为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