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变蔬果中心!敦煌戈壁卧果藏蔬
2017-01-03 13:33: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内容摘要
当人们在沙漠里观赏月牙泉奇观的时候,当人们在品尝甘甜的李广杏、葡萄、蜜瓜的时候,谁能想到被沙漠三面包围的敦煌,正在进行一场艰巨的绿洲保卫战。

作为推动农业供给结构转型的最重要的工具,2017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已经露出端倪。

甘肃敦煌境内的戈壁滩上,渐成规模的日光温棚坐落有序,棚内温暖如春。自上世纪90年代起步至今,昔日“不毛之地”的戈壁逐步建成“蔬果中心”,辣椒、番茄、黄瓜、葫芦、茄子、反季节葡萄、草莓、人参果、火龙果等26类65种蔬果在此长势迅猛,除供给当地民众外,还向青海格尔木等周边城市外销。

“相信这些戈壁蔬果,今后能够搭‘一带一路’建设便车走出国门,从而加快敦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敦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全亚明近日表示。

全亚明介绍,鉴于敦煌极度干旱、缺水,当地官方近年来因地制宜普及推广温室大棚设施农业,搭建地也由耕地向非耕地延伸。2016年,该市日光温室已累计达到1.17万座,1.1万亩,平均亩收入达28042.95元,顶的上以前10亩大田作物的收益。

48岁的农民杨增祥,其温棚所在地——肃州镇武威庙村,昔日就是戈壁荒滩,“风沙大、百姓穷”是那里的真实写照。上世纪90年代起,他开始尝试在家门口的承包地种植温棚作物,经济效益喜人,是早期设施农业“发家”的受益人。

杨增祥透露,戈壁滩上建起的日光温棚,每座前期投资高达30万元,好在政府财政补贴、农技局对口支持,个人最多出资三分之一,这也体现了官方对于智慧农业的重视。

“尽管前期投入大,但建成后却便于管理。以前种草莓,定期浇水、施肥、锄草,农民们得弓着腰干一整天,再强壮的小伙子也累得腰酸背疼。现如今,草莓采用高架立体栽培技术种植,配合水肥一体化、自动卷帘防风、无公害绿色粘虫板、物联网远程控制等技术,全部实现‘自动化’,人轻松多了。”杨增祥说。

杨增祥说,无土栽培技术,既节水高产又仿真了作物生长的原生态环境,所挂果的草莓滋味香甜,每斤平均可出售50元以上,2015年整座棚一茬的收入达8万元。经过多年的努力,杨增祥不断用温棚增收的钱滚动投资,现已建成戈壁温棚2座,普通大棚8座,固定资产达300万元。

如今,敦煌市官方以建设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为目标,通过发展以设施蔬菜为主的高效瓜菜产业,走‘为文而农、为游而农、为城而农’的农业路子得到当地民众的普遍认同。全亚明透露,戈壁温棚仍在逐步扩建,设施蔬果长势迅猛,不断丰富着当地民众冬季的“菜篮子”和旅游市场的“餐桌子”,经济生态效益均凸显。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自 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