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滞销的问题,时下流行的是电商模式把这些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送到消费者家门口。
连日来,岳阳县月田镇邓谷红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浩忙着打包、发货,产自穷乡僻壤的“铁山源”红薯粉,通过电商网上热卖,漂洋过海至东南亚地区。如今,红薯片、土猪肉、蜂蜜、土鸡蛋……这些寻常土特产,自从遇上全县的“互联网+品牌创建”便很快成了“网红”,村民也搭上“互联网+脱贫致富”的快车。
2016年12月21日,县农办主任王靖称,全县已有11个品牌在市场上走红,3种农产品荣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岳阳县属农业大县,近年来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建设现代农业,根据“有生产基地、有经营主体、有县域特色、有市场前景”为原则,围绕无公害蔬菜、鸽业、优质葡萄、红薯粉、土鸡、黄颡鱼、油茶、黄茶、富硒产品等9个重点来创建农业品牌。争取资金3600多万元,组建“岳阳县品牌农产品生产过程24小时实时监控”网络,给9类产品的生产基地、加工车间、农资仓库安装高清摄像头,对施用农药、投放饲料肥料等生产加工过程的所有信息资料,通过光纤传输至互联网,向社会公开,让消费者随时查看。目前,该县已成功创建59个市级以上农业品牌。
该县引导互联网与农业联姻,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政府牵头、企业搭台、农民唱戏”的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引入阿里巴巴岳阳县营运中心,同步开通“淘宝村口店”;将所有快递公司整合到县电商物流园集中营业,再通过新组建的“岳阳县乡村物流公司”接力快递,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让农产品搭上了电商“快车”。
截至目前,全县55个村级“农村淘宝”服务站生意红火,新成立的13家电商企业,农产品远销日本、韩国。该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从8年前的11.6%上升到现在的36.8%;品牌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超4亿元,占农产品销售总额的近3成。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自 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