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农业园:整合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
2016-09-21 14:03:59   来源:人民网
内容摘要
贵州六盘水农业园在产业布局上,坚持“做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向荒山陡坡“进军”,向绿色生态要效益。六盘水率先在园区探索总结出“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并在全市复制推广,形成了“联产联业、联股联心”的园区发展合力。

发展产业壮实力,将园区打造成特色产业的聚集区

贵州六盘水农业园把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的猕猴桃、刺梨、茶叶、核桃等特色主导产业作为园区发展的基石和建设主攻方向。

一是打造规模铺产业。在园区产业布局上,坚持“做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向荒山陡坡“进军”,向绿色生态要效益,确保规划到那里、产业就铺到那里。累计建成猕猴桃、茶叶、刺梨、核桃等主导产业基地149.55万亩,辐射带动全市发展农业特色产业320万亩,建成千亩连片以上基地282个,其中万亩以上标准化基地15个,水城县“百里猕猴桃长廊”、盘县“两高沿线万亩刺梨基地”、六枝“落别-木岗万亩茶叶基地”等适度规模特色产业基地相继建成。

二是“三品”联动建产业。坚持品种是基础、品质是关键、品牌是旗帜的思路发展园区主导产业。培育或引进新优果蔬品种200余个,成功选育出“雪凝红”核桃新品种,引进并买断“杨氏金红50号”猕猴桃新品种贵州区域的使用权。启动生态原产地保护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制定了猕猴桃、生猪养殖、盘县火腿等生产技术标准,2015年完成“三品一标”认证65个,认证面积59.56万亩。成功打造凉都“弥你红”、“天刺力”系列刺梨产品、“水城春茶叶”、“信友核桃乳”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

三是科技支撑护产业。深化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建成了猕猴桃工程中心、茶叶研究所、花卉组培室等园区科研平台,园区产学研基地400亩。引进园区高层次人才20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4人、硕士8人;全市园区共配备农业科技人员526名。

四是延长链条强产业。形成特色产业“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建成吞吐量1.5万吨的气调保鲜库,可为4.5万吨猕猴桃冷藏保鲜,加工厂房4500平方米,交易中心1万平方米;猕猴桃酒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基本建成,今年即可实现年产5000吨猕猴桃酒的生产目标;“天刺力”集团的刺梨生产规模、加工工艺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建成了以“中国网络菜市场”、盘县西部电子商务、六枝郎岱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农村电商126家。


“三变”改革聚合力,将园区打造成改革创新的试验区

六盘水率先在园区探索总结出“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并在全市复制推广,形成了“联产联业、联股联心”的园区发展合力。

一是金融机构给力。2016年二季度,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471.4亿元,同比增长11.17%。农信社近年来为支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设发放贷款达27.77亿元,其中支持盘县娘娘山园区、六枝特区大用园区等园区发展贷款达12.54亿元;农行近3年累计放贷3亿元支持园区企业发展。盘县娘娘山园区积极探索出“金融+三变”的发展模式,625户股东申请创业贷款5000万元,入股公司共同开发农旅融合项目。

二是平台公司发力。市、县政府分别组建六盘水市农投公司、六盘水盛源祥融资担保公司等投融资公司,为园区发展和“三变”改革驻入动力。六盘水市农投公司自组建以来完成融资7.7亿元,通过“三变”模式建成猕猴桃标准化产业基地1.8万亩。水城县宏兴公司投资3100万元,采取“三变”模式新建猕猴桃基地2.3万亩,受益农户7456户26365人。

三是经营主体出力。培育壮大的银湖种养殖合作社、农熠公司、老黑山公司、润永恒公司、天宝公司等园区经营主体,不但是“黑”转“绿”的典型代表,还成为参与“三变”改革,促进“共享发展”的代表。全市园区共有54个乡镇(街道、社区)、243个行政村、167家企业、188家农民合作社参与了“三变”改革;13.14万亩承包地、4.39万亩集体土地、4.42万亩“四荒地”入股园区企业或合作社;7.88万户25.17万农民通过“三变”入股变为股东,其中贫困农户2.42万户10.47万人。


整合资源增动力,将园区打造成强农惠农的示范区

集中人、财、物等资源,六盘水把园区打造成促农增收的共享发展平台。通过园区的示范引领,2015年,全市一产增加值达到114.51亿元,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522元。2016年上半年实现一产增加值60.08亿元,增速6.5%,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66元,增长9.8%。

一是优惠政策促发展。出台《关于农业特色产业发展“3155工程”的实施意见》、扶贫攻坚“1+10+6”配套文件等优惠政策。市、县财政设立特色产业奖励资金、特色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特色产业保险补贴资金、特色产业风险准备金,形成了“四金”叠加的资金保障机制。2015年,市、县财政兑现园区建设奖励资金3.6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近70亿元。

二是健全机制促发展。出台了《六盘水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县均成立了农业园区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加强园区建设的协调调度。采取“一管多园”(即:一个农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管理多个农业园区)的形式,成立了10个有正式机构编制的农业园区管委会,具体承担全市园区建设的推进工作。园区核心区所在乡镇成立了农业园区工作专班,负责园区土地流转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全市专门从事园区管理的工作人员达122人,初步形成了分工明确、合力推进园区建设的管理机制。

三是整合项目促发展。以县为主加大各级财政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扶贫产业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部门项目资金,以色列政府贷款项目资金,农发行的“基金项目”等项目资金纷纷落户园区。2015年,整合各级财政项目资金投入61.62亿元,占总投资的33.86%;2016年,已整合各级财政项目资金投入29.87亿元,占总投资的31.25%。


融合发展添魅力,将园区打造成美丽乡村的升级区

目前,六盘水园区核心区已被打造为,幸福生活的“家园”、增收致富的“田园”、观光休闲的“公园”、寄托乡愁的“故园”。

一是产业功能升级。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农业生产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休闲、养生多功能并重转变。凉都国学馆、养生谷、农耕文化园等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盘县娘娘山园区成功申报为3A级旅游景区,盘县“哒啦仙谷”园区、盘县娘娘山园区、水城县猕猴桃园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二是美丽乡村升级。园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规划区新建主干道1937公里、机耕道2058公里、生产便道1715公里,沟渠(含管网)4126公里、喷滴灌9628公里、蓄水池23.12万立方米。盘县沙淤园区的沙淤村、盘县娘娘山园区的舍烹村、六枝郎岱园区的阿乐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三是发展理念升级。围绕园区开展了“一户一技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雨露计划”等技能培训。通过示范带动,园区农民的种植习惯已由传统谷物向高附加值的猕猴桃、刺梨、茶叶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经营理念由小农意识向商品经济转型升级。水城县猕猴桃园区的倮么村、盘县娘娘山园区的舍烹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自 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