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究竟是民间传说还是历史事实?近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吴庆龙教授带领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在美国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文章《公元前1920年的洪水暴发为中国传说中的大洪水和夏朝的存在提供依据》,在学界引起轰动。
2007年,吴庆龙带领研究团队前往青海省循化县进行地质勘探,在黄河上游积石峡和循化盆地中偶然发现古代湖床沉积物。他们推测,上古时期积石峡附近曾发生大规模的山体崩塌,滑落的山石堵塞了黄河而形成堰塞湖,而这些古代湖床沉积物,正是堰塞湖存在的证明。
根据现在残存的坝体,研究团队计算出当时的滑坡坝纵深1.3公里、高于古黄河河道185~210米,深度堪比三峡。“由于黄河上游盆地地势特殊,这道滑坝可将黄河水拦住6~9个月,并形成12~17立方千米的巨型堰塞湖,一旦决堤,就会造成特大洪水。”吴庆龙说,但当时他们只是推测,并没有直接证据。
随后,在对残坝上游的勘探过程中,科研团队发现了大范围的、堆积厚度达30米的堰塞湖特质沉积物,由此证实了上游地带曾经存在过规模巨大的堰塞湖。但是,如何证明发生过洪水仍是一大难题。吴庆龙介绍,通过对滑坡崩积坝的模拟重建,他们认为堰塞湖最终会没过坝顶,并迅速形成溃坝洪水。
“在积石峡的下游我们发现了大量以前寒武系绿片岩、紫褐色白垩系沉积岩碎片为特征的溃坝洪水沉积物,这些本属于积石峡地区的岩石,却出现在25公里外的官亭盆地,沉积在高于水面7~50米的河滩上。”由此,吴庆龙团队推测,溃坝会导致堰塞湖水位急剧下降110~135米,在24小时之内释放出高达11.3~16立方千米的洪水量,从而将岩石冲出25公里外。
为了进一步求证,研究团队对从溃堤上下游的沉积物中找到的炭化木样本进行了碳14元素加速器质谱测定,证明了下游的溃堤沉积物与上游的堰塞湖沉积物年代十分相近,很可能是同一场洪水造成的。
“这些证据,为上古时期发生特大洪水提供了佐证。传说中‘大禹治水’可能治的就是这一场大洪水。”吴庆龙说,“但迄今为止,我们只能求证在大禹生活的那个时期,确实发生过一场大洪水,至于‘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事,仍难断言。”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自 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