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笃正(1916.2.21—2013.10.16),又名叶平斋,出生于天津,祖籍安徽省安庆市,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拓者。
叶笃正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在浙江大学获硕士学位;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并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至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79年至1987年,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2006年,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人物履历
1945年初,叶笃正被选送去美国留学。
1948年,叶笃正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
1949年,在美国《气象杂志》上,叶笃正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意义重大的学术论文《大气中的能量频散》,该文章被公认为动力气象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身在异乡的叶笃正当时义无反顾地作出了回国的选择。
1950年10月,在罗斯贝的帮助下,在新中国正在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冯慧辗转回到了中国。
1957年,叶笃正和同事开创性地研究了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在国际气象学界引起极大关注。
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特邀顾问。
1978年10月,叶笃正先生出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所长。
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后被选为常委。
1981-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79-1987年,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
1987年,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任命叶笃正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特别委员会委员。
1995年,叶笃正把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成就奖”的100万元奖金捐给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用于奖励在大气研究领域有杰出贡献的青年学者。
2005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3年10月16日18时35分,叶笃正院士因病在中国北京逝世,享年98岁。(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自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