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为了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健康,有关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规定从明年2月起,面包、糕点等食品将禁止添加脱氢乙酸钠。这一举措旨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营造一个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
今年3月,由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中,删除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烘焙食品馅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同时在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也由1克/千克调整为0.3克/千克,该版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开始实施。
过去脱氢乙酸钠主要是作为一种防腐剂被广泛使用,因为它能较好地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避免霉变,同时价格低廉,适用范围也比其他防腐剂宽泛。一般的弱酸类防腐剂如苯甲酸钠、丙酸钙和山梨酸钾,都需要在酸性环境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抑菌功效,而脱氢乙酸钠的抑菌效果几乎不会受到酸碱度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动物实验显示,多次大量食用脱氢乙酸钠,可能影响动物食欲,摄食减少、体重下降、凝血能力下降、肝肾组织变化。这首先是剂量问题,因为只有剂量才能决定一种物质是否有毒。现有的食品添加剂中,脱氢乙酸钠的含量还不到动物实验中的1/10,因此是在安全范围之内的。
我国现行的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于2014年12月颁布,2015年5月实施,该国标显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又名脱氢醋酸及其钠盐,具有防腐剂的功能,被应用在面包、糕点、预制肉制品、果蔬汁(浆)等12种类别的食品中,并分别有不同的最大限量。
今年3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新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实施。根据新国标,原本12种类别食品中有7种类别被禁止使用脱氢乙酸钠,分别是黄油和浓缩黄油、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预制肉制品、果蔬汁(浆)这7种类别。此外,“腌渍的蔬菜”中脱氢乙酸钠最大限量由原来的1g/kg减少至0.3g/kg。